第二节 一声叹息杨嗣昌
毫无疑问他是承担不了的,崇祯也没指望他承担。崇祯说这一切的目的只是在警告他,不要自己拿主意。这个问题我说了算,你只需要点头就可以了。
当然你也可以摇头,但是在这样的时刻,摇头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一切都已经设计好了。就像二十二条军规,你只需要遵守和承受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质疑和反抗。在这样的时代,质疑和反抗没有任何意义。
崇祯问杨嗣昌:想明白了吗?
杨嗣昌: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明白就好,就按你明白的意思去办吧。
杨嗣昌:皇上……
崇祯挥挥手:去吧,去办吧。谁叫咱们国库里没有钱呢!
杨嗣昌突然感到了一阵温暖,崇祯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么突然而有力地打动了他。他抬起泪眼:皇上……有您这句话,臣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了。
崇祯挥挥手:去吧,去办吧。
杨嗣昌正要离开,崇祯突然又叫住他:等等。
皇上还有什么吩咐?
你……不要有什么负担。
臣没有负担啊。臣说了臣死而无憾。
我的意思是说,你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
招抚张献忠是我的主意。原因嘛刚才我都说了。不管张献忠日后反还是不反,都是我的责任,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皇上……圣明啊皇上……
二十二条军规突然消失,让杨嗣昌既意外又感动。但是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心有余悸。
你的情况和你父亲杨鹤是不一样的。他是自作主张,所以当时我才要惩罚他。可你却是公忠体国。你的十面张网计划现在正大见成效,我还等待你大功告成呢。所以你不可以畏手畏脚。绝对不可以畏手畏脚。嗣昌啊,你不知道,我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了,我怎么能够让你心里有委屈呢?
崇祯说得很动情,杨嗣昌听得更动情,在那一刻,他甚至觉得这个一向多疑的皇上竟成了他的红尘知己,让他感激涕零。也许在这个天下,皇上怀疑过千万人,也许千万人曾经对他心怀怨恨,但只要他不怀疑杨嗣昌,那杨嗣昌就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万丈红尘,得一知己足已。何况这个知己还是皇上。
杨嗣昌知足了。
当然了,杨嗣昌是不敢想象皇上以后还会不会多疑,特别是对他多疑的。他不敢想象,他真的不敢想象。因为这样的想象会让他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他宁愿陶醉在这片刻的感动之中作虚幻的满足而不愿意醒来直面惨淡的现实。
现实太冷。太痛。太过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