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沸腾的红土地


    劝降无果后,佟养甲下令将其押往四牌楼,在稠人广众之中将其“寸磔于市”。

    临刑前,这位忠贞之士赋绝命诗:“崖山多忠魂,前后照千古。”

    陈邦彦自起兵以来,日仅食一餐,晚上和衣而卧,枕戈待旦,与部下同患难,共劳苦。

    因此他带出来的队伍,在各路义军中,战斗力是最强的,曾多次对陷入危险的其它义军施以援手。

    所以,闻其死讯的各路义军,无不“泪飞顿作倾盘雨”,为这位令人敬重“陈老师”的离去,真诚地悲伤和惋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英烈士除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并有“粤中杜甫”之称。

    比起前“二忠”来,“岭南三忠”中的“第三忠”陈子壮是学习最好、官位最高、年龄最大,死得也最残的一位。

    陈子壮,广东番禺人,年少时就异常聪明,是个“七岁能文”的神童。

    1619年,年仅24的他,在“全国公务员考试中”,高中第三名(探花)。

    其后,加入公务员的他,先后勤勤恳恳地为四个国家领导人(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服过务。

    到了1632年,己是“四朝元老”的他,已官至礼部侍郎。

    连自命不凡的崇祯帝,也每每称其“先生”,而不呼其名。

    但后来因“政见不合”,他被崇祯赏了一顿“廷杖”后,“幸运”地下了诏狱。

    直到第二年,崇祯帝才“法外施恩”,把他从诏狱里“捞”了出来,驱逐回籍,监视居住。

    弘光朝时,曾以礼部尚书,隆武和永历朝时,曾以东阁大学士的高官显位,请他“出山”,但都被他一一回绝。

    但在绍武帝和永历帝的“正伪之争”中,他坚定地站在永历政权的一边,上书表示拥戴。

    在清军侵入广东,家乡沦陷时,已过了“知天认命”年纪的他,却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己”,亲自操刀上手,拉起了一支义师,发誓与清王朝干到底!

    当过大官的陈老爷子,要整就整大的,在1647年六月末,他和陈邦彦约定:攻打广州。

    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认为,时下攻打广州,确实有四个有利因素。

    一是李成栋正统兵在外,与广东各地的义军死磕,偌大的广州城只有清兵两百。

    二是城里有了“自己人”接应,已降清的原广州卫指挥使杨可观、杨景晔,良心发现,自愿反正,配合义军攻城。

    三是城里还有一面现成的“旗帜”————已出家当和尚的赵王朱由棪。

    四是为确保此事万无一失,他还派出三千“花山盗”向佟养甲诈降。目前,这些人已成功取得了广州东门防守权。

    起义的日期陈老爷子也选好了,七月七月七夕节。

    “七夕节”是地下牛郎和天上织女相会的日子,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选这么个日子,大概陈老爷子已经盘算好了,让佟养甲与阎王爷,于此日在鹊桥相会,不见不散。

    但“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近似完美”的计划,却坏在陈老爷子家的一个小小家丁的身上。

    这个小小家丁,是陈老爷子七月五日派到广州城里贴传单的。

    在执行这一特殊任务时,这个小家丁被清军巡逻的士兵抓住。

    一顿严刑拷打之后,“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意志不坚定”的小家丁,供出了这一“天大的秘密”。

    得到这一秘报的佟养甲,立即采取行动,一方面捕杀杨可观、杨景晔,以“犒赏”为名诛杀“花山盗”三千人,勒令赵王自尽;

    另一方面派出使者,请李成栋无论如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明那些事儿简介 >南明那些事儿目录 > 第二十三章 沸腾的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