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尘埃落定
“童子军”。

    在十三家非死即降的情况下,他将粮草全部集中到兴县境内的茅麓山上,准备做最后的抗争!

    初来乍到的“正宗满军”,不知深浅,很想露几手给汉兵显摆显摆,率先发动了进攻。

    结果,被凭险据守的明军迎头痛击,“正宗满军”们不是中箭身亡,就是坠崖落涧,主帅穆里玛的三儿子都被打死。

    伤心透顶的穆里玛,立刻改让汉兵们在前头冲锋陷阵,满兵们在后面“监督指导”。

    汉兵们自然也不犯傻,打仗只挥刀,上阵仅呐喊,出工不出力,仗打了半月,毫无进展。

    李国英、穆里玛这些决策者见此,决定采用一个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长期围困,来解决茅麓山的攻取问题。

    于是,清军上下,加上“支前”的民夫,统统改行,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拉动大清GDP增长。

    他们依山就势,修建木城,把个周长150多里的茅麓山,如木桶般地箍了起来。

    木城的修建,共分三道工序。第一道:打桩,树起了间距不到20厘米的梅花桩;第二道:挖壕,在桩后挖宽深各近3米的壕沟;第三道:修城,把壕里挖出来的土,加上山上炸出来的石头,修成高5米、宽1.5米的长墙,墙后筑成一座座小城。城中驻军,昼夜巡视,进行24小时的严防死守。

    也就是说,明军要攻破这些大大小小的木城,就必须一气呵成地完成三道工序——破桩、填壕、攻城,难度并不亚于当年攻打荆州城。

    该木城工程历时数月,耗工百万。建成后,让围在里面的明军,粮草有耗无补、求战有应无答。

    李来亨剩下的唯一的求生途径,就是突围。

    他亲自带着明军,在六月份发起过两次大规模突围,但都是无功而回。

    8月4日,得知明军己经断粮后,清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眼见早就被饥饿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手下,不断被士腾马饱的清军残杀。李来亨知道,最后了断的时刻,已经来临!

    他带着全家老小,举着一面大明龙旗,平静地走上了一座早就堆满干柴的烽火台上。

    在清军疯狂的叫嚣中,他从容地点着了脚下的干柴。

    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他、全家及这面大明龙旗化为灰烬!

    这是大陆最后飘扬的一面大明龙旗,270多年前,这面旗帜从准河两岸升起,代表了一个民族坚强不屈、反抗外侮的心声。

    今天,这面旗帜,又在湖北的大山中降下,代表的,依然是一个民族同样的心声。

    伴随着这面旗帜的降下,明军在大陆地区有组织的抗清战争,全部完结。

    但反抗的种子不会永远枯萎,只会暂时埋于地下,等待破土而出的阳光。

    在围剿中少数幸存下来的明军,与当地的山民,融为一体,自耕自食、生生息息。

    在这种平凡无奇的岁月中,他们将自已心中的英雄故事,从陕北起兵到江准纵横,再到夔东抗争,编成评书,口口相诵、代代相传。

    132年后,在这块土地上,他们英勇的子孙,终于用“白莲教”这一独特的形式,再一次揭开了汉民族大规模反清斗争的序曲。

    反抗与认同

    1662年11月,听到45岁的鲁监国因“中痰(哮喘)”离世的消息,在浙江临门的张煌言,彻底失望。

    当他在长江之役失败,跋涉千里,历时半载,辗转返回浙东沿海时,他没有失望。

    因为没失望,他一面重整军队,一面写下了《北征得失纪略》,总结经验教训。

    在郑成功执意要收复台湾时,他写信反对,指出台湾距下陆较远,复台之后,政权必偏居一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明那些事儿简介 >南明那些事儿目录 > 第三十五章 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