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被遗忘的战争
和平条约作为宋夏战争的结束,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那纸和约不过是一个短暂的休止符而已。西夏开国君主元昊病逝后,宋夏之间维持了20年和平,然而宋仁宗去世后,宋夏战争终于风云再起,这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一个动因。而在宋朝新旧两党的争执中,西北军事改革成为新法中硕果仅存的独苗。宋朝始终将整顿西北军务当作国策的重点,这一政策很快就收到了回报。之后的30多年里,宋朝与西夏在西北连年征战,互有胜负,却渐渐扭转了仁宗时代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能够主动出击,在与西夏硬碰硬的较量里不断蚕食西夏的战略要地。在这场漫长的消耗战中,国力不及的西夏逐渐开始走下坡路。而发生在公元1097年的宋夏平夏城之战,则是西夏最后的疯狂。
公元1097年,宋朝在好水川地区修筑城防,号平夏城。这个坚固的要塞仿佛一根铁钉嵌入西夏的国土中。西夏随即做出了反应,派遣40万大军攻打平夏城,以此作为进攻北宋的跳板。可他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13天里,小小的平夏城仿佛一台巨大的搅肉机,将好水川变成了西夏人的死亡之地。西夏人将平夏城重重围困,并采用了攻城战车等先进武器,但在宋军的顽强抵抗下无法前进一步。西夏人尸骨成山,伤亡惨重,宋将郭成抓住有利战机,采用轻骑兵突袭战术,在西夏人最疲软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一举打掉西夏军的指挥部。西夏40万大军顷刻崩溃,宋军乘胜追杀,大破西夏军。此战后,西夏军被迫求和,宋朝的西部边境暂时平静了一段时间。
平夏城之战并非是一场简单的城池攻防战。此战是金兵南侵前西夏对宋朝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此战的胜利,使宋夏之间的攻守彻底易形,也拉开了此后宋朝步步为营,逐步蚕食西夏国土的序幕。在之后的20多年中,曾经猖狂的西夏彻底变成了防守一方,而宋朝则开始了对西夏的一系列进攻战。尽管西夏数次打退宋朝的大规模进攻,但却无力改变边境上的被动局面。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后,至公元1119年,宋朝已经彻底夺取了西夏的横山地区,使西夏失去了防御北宋的最后屏障。如果不是金军南下事件,我们可以预言,西夏的提前灭亡和北宋夺取河西地区,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平夏城之战最让人惊讶的,是宋朝西北军强悍的战斗力。宋军一向因军力孱弱而被人轻视,然而平夏城之战中,宋军一方面延续了他们善打城池防御战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却用宋朝人最不擅长的骑兵战最终解决了问题。这实在是宋朝军事战术中的一个突破,而这个突破和北宋的西北政策分不开的。平夏城战前,宋军与西夏军在西北地区互有攻守,夺取了相当多的产马地区,为建立高素质骑兵军团提供了保证,另外,王安石的军事改革也使宋朝西北边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在两宋并不光彩的外战史上,北宋后半段的西北争夺战,当是一个亮点。如果历史真能够给北宋充分的时间平定西夏,并利用河西地区的资源优势继续打造一支强悍的骑兵,或许整个两宋的历史,都会换一种写法。
遗憾的是西北军力的强大并没有让北宋免于灭亡,对此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这是北宋军事大战略上的失误。澶渊之盟以来,北宋战略防御的重点渐渐西倾,宋辽之间漫长的边境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而一直为宋朝统治者所倚重的“80万禁军”,也早已腐化不能战,终于使北宋的国土防御出现了“失重状态”。宋朝西北军的强悍只能算是北宋军事中的异类了。到辽国灭亡,金朝南下的阶段,宋朝的北方防线不堪一击,很快被金军兵临汴梁城下。而强悍的西北防线却面临着金军与西夏军的两面夹攻,终于被西夏和金联手击破瓜分,葬送了大好的西北形势,也使王安石的最后一丝心血付之东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痛心的事,地方边军的强悍终究无法挽救国家军事大战略上的无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