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抗日尾声
   戴笠与杜月笙具体谋划如何动员上海的帮会力量,帮助维持战后上海的治安轶序,设法阻止新四军进入上海、南京以及对伪军的联络问题。戴笠为此还请求蒋介石召见杜月笙,对杜月笙表示嘉勉。当时,蒋见杜的气喘病发作,就劝他先派几个得力人员随戴去东南布置,等秋凉后再去。但杜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愿意和戴笠一起冒盛夏酷暑,长途跋去东南坐等胜利,以便抢先进入上海。蒋也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杜在临出发前,因想到马上将回到上海,精神抖擞,气喘病也好多了。

    戴笠在临行前,召集军统局处长以上大特务开会,布置出发后的军统各项工作。他在会上一再强调说:“我们将来的敌人要比日本人更难对付,你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并向军统局总务处长沈醉交代说:“日本人一投降,中美所就会宣告结束。你一定要赶快运一批军火器材去东南。现在,你也必须派人将现有的一些弹药物资运往安徽,那里的忠义救国军急需要补充。”在临行前的早餐会上,戴笠神情亢奋地再次对送行的大特务们说,校长对东南沿海大城市的接收极为重视,对那里的局势也极为担忧。这次我们一定要抢在一切人之前,首先进入上海、南京,东南半壁江山将是军统的天下。

    本来,戴笠是约定与梅乐斯、杜月笙一起,在6月25日从重庆动身的。正在此时,传来了周佛海母亲在贵阳医院病逝的消息。周佛海是有名的孝子,去东南接收,周佛海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于是改变主意,吩咐去东南的人员仍随杜月笙从陆路按原计划赶到贵阳会合,自己则先乘飞机到了贵阳。

    临行前,戴笠自拟了一份电文报给上海的周佛海:

    佛海兄:

    伯母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中华民国34年6月25日在贵阳医院仙逝。兄远在敌陷区,雨农将代为主持丧事。

    乌呼哀哉

    戴雨农顿首

    发完电报,戴笠赶到贵阳,令军统局贵阳站火速布置灵堂,自己率心腹手下驱车至贵阳医院将周母马翠珍的遗体运至贵阳市新设的灵堂。并指令息烽看守所速速将周佛海的妹妹、岳父母、妹夫一起接来吊丧。

    灵堂由沈醉按湖南风俗布置,一律用白布搭成,所有工作人员腰系白带、头戴白帽,在一片素白之中,周老太太漆得黑亮的楠木棺材在中间显得格外醒目。

    灵堂正中央白底黑字,用正楷写了几个大字:周母马老太君灵堂;左边书:早登仙去;右边书:声容犹存。

    周佛海不在,按湖南习俗,灵牌应由“孝子”跪捧,戴笠自当“孝子”,披麻戴孝,愿替周佛海尽此职责。

    马翠珍的丧事办得十分热闹排场,送葬的队伍声势浩大,鞭炮、哀乐、锣鼓一应俱全,为了能使周佛海放心,戴笠又让特务们将每一个细节拍成照片——特别是他披麻戴孝在周老太太棺前行一跪三叩首大礼的情景由专人拍摄。

    马翠珍安葬之后,照片也冲洗出来了,恰好此时在周佛海身边工作的军统特务程克祥回渝汇报工作,戴笠将一大叠照片令他交给周佛海。

    周佛海小名福海,湖南沅陵东乡杨树井人,父亲早亡,由母亲拉扯大,后留学日本,并参加国民党,担任过蒋介石侍从室秘书,南京沦陷,重庆成为陪都之时,因为对抗战前途抱悲观太度与汪精卫假托出外视察,离渝前往昆明转道香港,参加“对日谈判”然后又一同去河内,把汪精卫公开投敌的致电带到香港的《南华日报》上发表。

    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汪伪政府,他出任中央执行委员,权力之大,仅在汪精卫之下。

    戴笠了解到周佛海是位有奶便是奶,反复无常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便向蒋介石建议派唐生明生去策反。

    唐生明领着妻子去了南京、上海后,建议戴笠将周佛海的母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戴笠简介 >戴笠目录 > 第四十六章 抗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