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派与人性派之争——艾米
只要是跟自己敌对的人,就是“敌人”,我们就可以“严冬般”残酷地对待他,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文化革命当中打死了那么多人了,有什么不得了的?他是党的敌人,我们就要残酷地对待他,打死活该。
文革结束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到来了,人们可以谈“人性”了,国家强调要“以人为本”了。但是究竟什么是“人性”,却被那些一知半解的人误解了,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了,于是出现了周瑟瑟之类的“本能派”,把这个“人”理解为他个人,把“人性”理解为他个人的本能,以为只有无节制地满足个人的本能才是人性的表现,否则就是“禁欲主义”,就是“封建主义”。
里的老三,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派”,是文革那个人性被扭曲的时代里一抹人性之光,他对人类充满了关爱、同情和关心,他的爱情里没有地位高低的考虑,没有物质贫富的考虑。他爱静秋,就倾其身心地爱,无私无畏地爱,无怨无悔地爱,不求回报地爱。他的考虑和计划里,都是他爱的人,是她的身体,她的心情,她的前途,她的未来。
“本能派”给老三和戴上“宣扬禁欲主义”“封建主义”的帽子,他们的所谓证据只有一个,就是老三为了他所爱的人,没有夺取那张膜。
如果说老三是封建主义的代表,那他刚好应该夺取那张膜,不让别的男人“得益”,因为“封建”的特点就是夺取和占有。如果静秋为了今后嫁人方便,在老三生命的最后关头都不肯让老三穿透那层膜,那我们可以说她是受了封建主义贞操观的毒害,但静秋勇敢地叫老三把想做的该做的都做了,不然“你会死不暝目,我也会死不暝目”。
老三没有夺取那张膜,正是老三人性美的表现,因为在他的字典里,“爱”就是让所爱的人幸福,“人性”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和关心,他不会受制于生理本能,而让静秋独自去面对那个充满封建主义贞洁观余毒而又加上了“革命”禁欲主义的社会,他也不会不负责任地做出一个新生命,然后放在马桶里淹死。他是超越于本能之上的,即使在他情欲最高涨的时候,他的大脑里仍然充满了对他人的关爱,这是那些把“本能”当“人性”的人既不能理解也不能容忍的。
性爱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既有性,又有爱。性与爱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没有性的性爱是不完美的,没有爱的性爱也是不完美的,或者说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性爱”。真正相爱的人,追求的是既有性又有爱的性爱,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性爱。没有爱的性只是本能的发泄,而没有性的爱,如果只是某种外在条件暂不具备的结果,比如夫妻分居,妻子怀孕,丈夫伤残,居住环境狭小,认识时间不长等,是不应该影响相爱的双方的。
作为社会,应该为它的人民创造条件,使他们从精神上物质上都有条件享受完整的性爱;作为个人,应该将性爱建立在超越了金钱和地位的平等基础之上。那种只考虑个人的本能,既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又不考虑道德和法律,甚至不考虑另一个生命的做法,其实正好是反人性的,因为“人性”的人,不是个人的“人”,而是人类的“人”,既包括你自己,也包括他人。
“人性派”与“本能派”的争论,说到底,就是一个活法的争论,跟出生于哪个年代无关,跟是否名人无关。50后里有“本能派”和“人性派”,80后里也有“本能派”和“人性派”;名人里有“本能派”和“人性派”,非名人里也有“本能派”和“人性派”。
我的活法很简单,就是相信爱情、追求爱情、付出爱情的活法,我也只写那些相信爱情、追求爱情、付出爱情的人的故事。这个“爱情”,不仅包括男女之爱,也包括父母儿女之爱,朋友之爱,一句话,就是人性,是对人类的关爱、同情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