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徐明:梦碎“乌托邦”
业”,被贯之以同样的运作模式。当时的辽足总经理张曙光,与张海私交甚笃,两人的女友都在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一个是舞蹈演员,一个是歌唱演员,在张曙光的撮合下,张海已经与辽足老板曹国俊谈妥,1500万买下曹在辽足的股权。了解内情的人也曾透露,张海与中远老板徐泽宪之间也形成了默契,准备入股上海中远。那时候的张海是否还真有本钱完成这些动作,不得而知,但是,相比于大多数或凭兴趣、或借以打广告的足球老板来说,张海很清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牟取利益,这与资本市场上的“造系”其实原理一致。
2003年,健力宝集团注入球队的资金共计7000万,但仅仅赚回了2000万,这样的投入与产出比,在资本行家张海眼里,简直是无法接受的事实。中国足球低廉的造血能力,往往被投资者所忍受,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无论国企或民营,都以另外的方式获得了回报,所以缺乏真正改变现状的动力。按张海的说法,足协拿走了电视转播权,控制了联赛的整体赞助商,控制了每个球场最好的19块广告牌,并以此限制了各俱乐部大量的赞助来源,“这是一个多么野蛮的行业管理?”
张海在健力宝的经历,使人们并不能对他在足球方面寄予什么期望,但是,在足协把中国足球搞得如此糟糕的前提下,人们似乎并不反感这样一位具有改革冲动的角色存在。在G7革命中,受到挑战的足协,曾经一再告诫那些支持的声音,资本之于足球,往往视之如珍宝,却弃之如敝履。言犹在耳,但是,如果真有张海这样一位“操盘手”,假“系”出击,合纵连横,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有一种过于美饰的说法,G7革命特别像三国演义。徐明是曹操,张海是刘备,徐泽宪是孙权,而双博士张曙光则是诸葛亮。但其中徐明和张海才是真正的核心,这两人惺惺相惜。
有天晚上,看着身边整整50万字的文件,徐明疲倦地对张海说:“张海啊,其实这中国的联系也就是你、我之间的争斗,但我们俩宁在新体制下做降级队伍,也不做旧体制下的冠军了——我觉得这样下去太没意思了。”张海也疲倦地对徐明说:“你拿了三个冠军,我一个也没拿过,我进入足球圈就是想拿冠军,但我现在不想拿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拿没意思。”
于是,两人相视一笑:“都说我们是革命派,其实我们不是来革命的,而是来求阎主席救我们一命的,真的,投资足球已让我们活不下去了,现在,真是连死的心都有……”
用足球圈的人来比较,徐明太像中国的阿布,而张海则更像曼联的格雷泽尔。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足球潜在的意义,殊途同归地走到了一起。
徐明21岁开始创业,10年间率领实德进行了两次成功转型,到2003年,实德集团的净资产近60亿,营业收入达52亿元。而徐明本人,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身家达26亿元。2004年,徐明更上层楼,在即将发布的《2004胡润强势榜》十强榜单中占据一席。很多人都曾传说徐明是温家宝的女婿,徐明对此笑而不答,不知道是故作神秘,还是这传说根本就是他让人传播的。
做生意的人需要一些玄乎的马甲,在这一点上,徐、张两人又是异曲同工。
1999年实德开始参与大连足球,2000年,王健林把大连万达俱乐部正式转手给徐明。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徐明便旗帜鲜明地放下一句话:“谁都说足球不好搞,搞足球赚不了钱,今后有哪个老板不想搞了,第一个通知我,我来买。”
此语气壮山河,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徐明最初整合资源的思维。当时正是实德集团在大连迅速发展的阶段。建材工业是实德集团赖以发家的主业,在2002年5月,大连实德集团为适应全国化学建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