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钢琴诗人肖邦
    “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12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49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这篇文章是舒曼的第一篇音乐评论文章。德国人对肖邦的了解,是从舒曼的这篇文章开始的。

    肖邦是世界著名的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年2月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左瓦沃里亚。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居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着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肖邦从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音乐天赋,有别于其他神童音乐家的是,少年肖邦并不喜欢钢琴。肖邦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是个奇怪的人物,他总是穿着淡黄色的大衣和裤子、漆皮长靴以及颜色华丽但很俗气的背心,据他说这是在一个拍卖行买的波兰最后一个国王的衣物。他总是带着一支长铅笔,常用来敲那些迟钝和不守规矩的学生的脑袋和手指。他使肖邦喜欢上了钢琴,而且弹得非常美妙。7岁时肖邦就发表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时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经常应邀去为贵族演奏。在10岁时,他被带去在一个大歌唱家面前弹奏,歌唱家听后非常高兴,送给他一块手表。不久以后,俄国沙皇听见他演奏,当即以一个钻石戒指作为赠品。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于是少年肖邦逐渐以“第二个莫扎特”而闻名西欧。当肖邦还很小,不会记谱时,他就能编出一些小品来,让老师为他写在稿纸上。后来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里学习了作曲和其他课程,在此期间他逐渐成为波兰公认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当他十七岁时,终于离开学校献身于音乐。

    肖邦在少年时代,接触到不少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后,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邦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从1772至1795年,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进行了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可是,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对肖邦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它不仅打击了欧洲反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也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他们不顾反动当局的逮捕、镇压,酝酿着新的起义。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当他还没有走出多远的时候,他的老师和过去的同学们拦住他的马车并唱了一首为了向他致敬而写的大合唱。然后他们给他一个装满了故乡泥土的银制纪念杯,希望他永远也不要忘记故土。他虽然再也没有回来,但是永远也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知道点世界名人简介 >知道点世界名人目录 > 钢琴诗人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