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节 洒在台湾的汗与泪
好似生离死别一样。他到台中数月后,觉得可以活下去,才把太太接来。他说,用四百个英文字可以跑天下,他太太的英文比他多很多字,到了台中看到我可以用更多的英文帮助他们衣食住行,极为安心。

    那时,台中(或者全台湾)的家庭还没有人用煤气(或瓦斯),仍是用一种直径十七、八公分(七、八吋)上面凿了许多洞通气的煤饼放在瓦炉子里煮饭,宽裕一点的人家间以木炭炉烧水煮茶。铁路局的办事员给Jocobsson夫妇租了一所新盖的水泥小洋房,帮他们雇一个“会英文”的女佣,买了必需的家具。那时刚刚有三轮车代替黄包车,送他们进新家时,我指给他们看巷口的三轮车“站”,并且把我家地址写在纸上留给他们,有事可以去我家(那时尚未装市内电话)。

    当天晚上,Jocobsson先生就坐三轮车来敲门,他说蚊子太多了,怎么能睡觉?女佣说自来水不能喝,烧了一大壶开水太烫不能喝,需要几个瓶子装冷开水。我把客房用的蚊帐借给他,再拿几个干净的空米酒瓶给他。

    过了两天,换Jocobsson太太坐三轮车来看我,坐下不久就哭起来,说她丈夫早上去彰化工地上班,很晚才回家,她"terribly homesick "。我去找了一只很漂亮的小猫送去给她,那只刚刚三个月的小狸猫十份可爱,大约很能安慰她的思家之情。我也常去带她走走,但是台湾和瑞典的文化、气候差异太大,她可真是举目无亲,半年后仍然回瑞典去了。

    铁路装CtC的工地在彰化车站,距台中二十份钟车程,那时公务工程两用的汽车是裕隆公司最早出品的帆布篷大吉普车。每天早上,裕昌带Jocobsson先生和副段长陈锡铭先生一起去,晚上再一起回台中。施工后,陈家搬到彰化的铁路宿舍。星期日,工程亦不停,我和三个儿子常常坐他的蓬车去陈家,最喜欢去彰化调车场闲置的空车厢。陈家小孩两男两女与我孩子一起长大,陈太太张琼霞女士,和我成为共患难的好朋友,五十年来分享了生儿育女、为丈夫担惊受累的年轻岁月,也一起看到他们凝聚智慧和毅力的工作成果。她带我们去看她田中祖居,西螺妹妹家,去许多电务同事的家吃拜拜,真正认识台湾的风土人情。

    至今弄不明白阴极阳极磁场的我,看着那一批CtC工程人员,不分晨昏接受科技的挑战,在那些迷魂阵似的电器线路间理出脉络,登山涉水地架设台湾铁路现代化的最早联络网,分享他们大大小小的失败与成功,我真感觉荣幸,又似回到抗战时期,愿尽自己所有的后援之力。

    一九五九年,工程进入最艰困阶段。八月,彰化与台中之间的大肚溪铁桥被台风冲垮,大水淹没了彰化市,CtC的主机房岌岌可危,幸好那晚裕昌在彰化留守赶夜工。八七水灾是台湾史上最大台害之一,大肚溪流域一片汪洋,直到第三天早晨,两岸露出堤岸,有少数抢修工程的队伍用小木筏来往。

    裕昌打电话给我,主机房的问题严重,要我把JOcObssOn先生和另一位瑞典人,线路专家AnderssOn,从他们家带到河边,有台中电务段的同仁会用小船把他们送到彰化。另外,需买些水瓶、饼干、电筒、换洗衣服,他们得在彰化住到水退。我必须去办此事,因为需用英语说明他们将面对的状况,而且只有我认识河边接应的人和地点。

    那天早晨,我坐着裕隆蓬车,带着脸上难掩不安的两位瑞典人到达台中大肚溪岸,在刚泡过水,踩上去仍松软的一小块临时“打”出来的土堤上,把他们交给接应人员,望着那小小的木船载着那两位工程师,在一望惊心的汹涌的黄浊洪水中“跳舞”似地横划过洪流,终于到对面一处干土地上了岸,我第一个要做的事是告诉他们啼哭的妻子,他们已平安渡河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巨流河简介 >巨流河目录 > 第9节 洒在台湾的汗与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