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做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众也一同爆发出善意的哄堂大笑,没人会向老戏迷那样喝倒彩,我们的观众对我们全情支持。孩子们的眼睛睁得滴溜圆,老人和妇女紧张得嘴都合不拢。每一段表演结束后,大伙儿的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父亲和他的同志们1943年搬上山村舞台的。现在我才理解他说的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的意思。尽管距他演出的年代已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新中国成立了,开展过许多场运动,但是这里的农民仍然生活在文化沙漠里。他们中很多人直到今天晚上才第一次看到真人现场表演。我们应该做更多的事来改变现状,也许我们也能排一出戏?当然不能排,要排一出革命的剧目。
我们再聚在一起时,我建议我们排演话剧《年青的一代》,演话剧可比演节目复杂多了,但我的知青伙伴都赞同,于是我们着手挑选演员。
剧中的男主角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叫肖继业,他志愿来到遥远的边疆勘探矿藏。在一次事故中,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队友,一条腿受了重伤,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当然,英雄人物的肢体怎么能残缺不全呢,最后医生想尽办法保住了他的腿,使他重返边疆。
这个角色,人人都觉得应该由周来担任。周是北京来的知青,长得一表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热心而有激情,总是乐意帮助别人。在我们心目中,他就是肖继业的化身。他来演肖继业再合适不过了。
这出戏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叫林育生。他是大学的高班学生,和主角形成对比,他怕边疆的艰苦,毕业后想留在大城市。当然他转变了思想,因为他后来得知他的父母都是革命烈士,最后他也志愿去了边疆。
我们认定这一角色最理想的人选是文,一零一中的高材生,在校时成绩优异。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文本人架一副白框眼镜,看上去颇有书生气。但在那个年代,说一个人有书生气并不是恭维话,这等于说这个人软弱、犹豫、不中用。所以当我们提出由文演这个角色,引得他老大不高兴,“为什么要我来演?在你们心目中我像他么?”他抗议地反问。但是他那些一零一中的哥儿们都为他中选而兴奋,他们最终说服他接受下来。(8个一零一中的男同学住一间房,他们自称“8只快乐的大苍蝇”。)
这个剧中的女主角也很关键。她叫林岚,是林育生的妹妹,一个热情奔放的革命青年。这个角色我有意让花儿来演,但一开始这个主意遭到一些北京青年的质疑。
“什么?让花儿演?你觉得她能成么?她初小都没读完,能记得住那么多的台词吗?”
他们说得不错,花儿12岁她父母就让她辍学在家带弟弟。村里好多女孩有类似的经历,反正不管男孩女孩,很少有读完小学六年级的。离村最近的一所初中在十几公里之外。但我相信花儿能演好这一角色。花儿嘴上不说,我知道她心里别提有多想参加我们的演出。
花儿爱唱爱跳,过去她老在地里模仿不同的人物逗我们乐,一会儿学我们都熟悉的她爷爷的咳嗽,一会儿又学头天隔着打谷场和人骂架的一个肝火甚旺的“臭家属”的腔调。我总觉得她聪明,善于观察,是天生的演员坯子,只是没被发现罢了。
如今有这样天份的女孩该模仿港台歌星挣大钱了。而在1968年,花儿为能在我们的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兴奋不已,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为能让花儿出演,争辩说我们来这儿是为了结合贫农,所以我们的演员阵容里至少要结合进他们中的一位。我还答应亲自辅导花儿。
我于是帮花儿熟悉台词,然后是彩排,接下来就要正式献演了。这是村里的又一桩大事。但开演以后,周和文尽在那儿呆板地背了台词,戏演得了无生气,我在台下于着急。
轮到花儿出场了。她一走上舞台,就是一个活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