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不是天使
窝已开始从两侧移到正面,从而开始产生立体视觉。狐猴已经育了向人类复杂的面部构造演化的微小痕迹;而人类正是从这时开始形戍的。
总而言之,这是5000万年前的情形。在以后的2000万年中,在猴类演化的主线上,产生了一个分支,即向猩猩和人类进化的分支。沿主线发展的3000万年前的第二个化石发现于埃及的法信(Fayum),被命名为“埃及古猿”(Aegytopithecus)。“埃及古猿”的鼻吻较狐猴更短,牙齿与类人猿相似,身材高大,但仍在树上生活。不过,类人猿和人类的这位祖先偶尔也会下到地面活动。
又过了1000万年,我们回到了距今2000万年前。这时,我们所说的类人猿已生活在东非、欧洲和亚洲。路易斯?利基(LouisLeakey)发现的一个典型化石被夸张地命名为“总督”(proconsul),另外当时至少还有一种广泛分布着的种类,即“森林古猿”
(Dryopithecus)。(“总督”这个名字是人类学家的游戏之作;它用来暗示这种古猿是1931年伦敦动物园那只绰号叫“领事”的黑猩猩的祖先。)这种动物的脑容量明显增大,眼睛完全处于立体视觉的位置。这些动向告诉我们从猿到人的主线是怎样发展的。但是,如果这条路线再次产生分支(这完全可能),那么,这种动物就属于通向猿猴的那一支。它的牙齿表明它还是一只猿猴,因为其犬齿与颔部咬合的方式与人不同。
正是牙齿的变化表明了向人类演进的路线产生了分化。我们知道,在肯尼亚和印度发现的“腊玛古猿”(Ramapithecus)第一次宣告了人类的诞生。这种化石已有长达1400万年之久的历史,但我们只拥有其下颌骨的化石碎片。不过,可以看出,它的牙齿是水平排列的,更像人的牙齿,类人猿那种巨大的犬齿这时已不复存在,其面部也更加平坦,这时,我们显然已接近进化树的又一分枝,某些人类学家也许会不无唐突地把“腊玛古猿”算作人科动物(hominids)。
这时,在从距今500万年到1000万年间的化石记录中,出现了一段空白。因此,当人科动物向人发展的线索最终与现代猩猩发展的线索分离时,最令人好奇的那段历史便湮灭无闻了。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上述历史过程有什么颠倒混乱之处。于是,我们可以肯定,在距今大约500万年前,人类的远亲已经出现。
人类非直系的远亲是一种身体魁梧、喜素食的“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粗壮种(Australopitus)与人相似,但没有向别的方向演化,只是灭绝了而已。它的牙齿是它以植物为生的证据;在那残存的牙齿化石上,有它吞食草根时泥沙留下的擦痕。
“南方古猿”的表亲在向人类进化的路线上走得顺利一些,而且——从颌骨的构造来看也是如此——它很可能是肉食者。它最接近我们前面谈到的“缺环”:它被称作“非洲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是在非洲德兰士瓦等地发现的大量头骨化石之一。
这是一个成年女性的化石。我在开始时讲到的那个汤恩孩子,长大后就像这个样子,完全直立,步行,脑重一磅到一磅半。大猩猩的脑容量也不过如此;然而,这只是一个站立起来的、4英尺高的小动物。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 )最近的发现表明,在距今200万年时,这种猿的脑容量要比前一种大些。
正是凭借这样大的脑容量,人类的这些祖先做出了两项重要的发明。关于其中一项,我们已有确切的证据,至于另一项,我们则只有一些推断性的证据。先说第一项发明。200万年前,“南方古猿”仅能十分简单地把砾石砸出一个锐利的刃角,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