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隐秘的结构
沿的方式,用这种方式,这一代人求神保佑,把铸刀的材料传给下一代,求神保佑火,保佑刀剑制作者。这位正在制作刀剑的人享有“活的文化纪念碑”的美称,这类称号通常是由日本政府正式授给那些专长古代艺术的大师们的。这位制剑人名叫月山贞一(Getsu)。从正规意义上说,他是刀剑制作家正宗(Masamune)这门手艺的嫡系传人,后者于12世纪使刀剑的制作臻于完善——目的是为了打败进犯的蒙古人,也许这只是一种传说:不过,当时,蒙古人在成吉思汗之孙——功名赫赫的忽必烈汗统帅下,确实三番五次想从中国大陆入侵日本。

    铁的发现比铜更晚,这是因为冶炼铁的每一步骤都需要更多的热量——提炼、制作,自然也包括制成合金,即钢。(铁的熔点大约是1500摄氏度,差不多比铜的熔点高500度。)在进行热处理,以及对添加的元素的反应方面,钢都是一种比青铜更为敏感的材料。

    铁与很小比例的碳混合,就可以制成钢,其间的比例变化则决定着钢的内在性能。

    制作日本刀的过程表明了人们对碳含量热处理的精确掌握,依靠这种掌握,一块钢坯被制成了完全符合性能要求的刀剑。钢条的锻造并非易事,因为必须使两种不同的、难以相容的材料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一把刀中。这把刀必须既育韧性又有硬度。一种材料不可能同时具有这两种特性,除非它包含不同层次。为了做到这一点,先要切断钢条,然后把两段重叠地锻压为一体,如此反复再三,在钢条内造成大量的内面层(inner surface)。月氏在制作刀剑时,反复锻炼钢条,达15次之多,这就意味着,钢条的内部层次多达2的15次方(215),即3层以上。每一层与性能有所不同的另一层紧密结合一起,这就好似使橡胶的韧性与玻璃的脆性相结合。这样制成的刀,实质上如同由两种不同特性结合而成的一大块三明治。

    最后一个步骤,是把刀涂上厚薄不匀的粘土,加热后投入水中,粘土复盖的部位将以不同速度被冷却。在这最后关头,必须精确判断加热的温度,而在人们还不能用测量的方法来判断温度的文化形态中,“这只是一种纯实践的做法,观察正在加热的刀,直到它发出朝阳初升似的色泽。”平心而论,我应该说,欧洲的炼钢工人在历史上也曾依赖于对这种色彩变幻的观察:直到18世纪,人们还是根据各自设想的不同用途,使钢材在回火时呈现出金黄、紫红或天蓝的色泽。

    制作过程的高潮,与其说是戏剧性的倒不如说是化学反应的高潮,就是淬火,淬火使刀变得坚硬,并且使其中的不同性能固定不变。各个部位的不同速度的冷却造成了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晶体:大而光滑的晶体分布在刀的柔韧的核心,小而粗糙的晶体则分布在锋刃处。橡胶和玻璃的两种不同性能终于在这把制成的刀中结合起来。这些性能也在刀的表面反映出来——呈现出一种绸缎似的熠熠光泽,日本人非常看重这一点。但是,对一把刀剑,对一种技术实践、一种科学理论的最终检验,应当是“它能用吗?”也就是说,这把刀能以仪式所规定的正规方式砍断一个人的躯体吗?传统的砍杀方式规定得很细致,简直就像烹调书上用图显示的牛肉切割法一样:“切成二号大小。”现在,人体已由捆扎的稻草人取代。而在过去,一把新制成的刀的确是要用来处死一个犯人的,借以检验刀的性能。

    刀是日本武士的武器。依靠手中之刀,武士阶层得以在12世纪的日本经历分崩离忻和无穷内战之后幸存下来。他们的所有装备都是精工锻造的金属制品:钢片缀成的坚韧铠甲、马饰和马镫。然而,这些武士却不知道如何制造这些东西。就像别的文化形态中的骑士一样,他们凭借武力为生,依赖那些他们时而抢掠、时而保护的村民们所施展的技艺,为他们提供武器。久而久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之上升简介 >人之上升目录 > 第四章 隐秘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