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
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如今我们教育制度的质疑,所谓学校毕业出来无法适应企业,应该就是这种问题,关于教育,我在《问题与主义》一书中有一篇文章,请你指正

    对“法道互补”的回应。你说得很正确。可问题是大多数年轻人不能做到。一味崇西贬中,而老年人又正相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燕人楚源)

    秦晖:我感觉和你不同,我以为“法道互补”之弊在各个年龄段都存在,这一辈不见得比上一辈更清,但是,对于“西儒会融”我还是乐观的,至少不是绝望的。

    请问自由主义如何应对多元主义的进攻?(蕞蕞)

    秦晖:我理解的“自由主义”实质是“自由优先于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自由主义本身就是多元主义,谈不上应付进攻的问题,但如果所谓多元主义指的是信仰自由与宗教审判并存的话,那当然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我以为,信仰自由终将战胜宗教审判,或者说是可以战胜后者的进攻。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进取型精神,而东方特别是中国文化则是“无为”型精神,秦晖先生是否同意?进取精神使西方获得了今日的成就,但同时也致使人类生存与生态陷入巨大危机。而中国的无为精神虽然未能使中国象西方那样发达起来,但它却使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在生态渐渐恶化的今天,中国式的无为精神也很可贵。因此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应该是最理想的。(hhj)

    秦晖:这种说法以及同类的说法,在五四的时代十分流行,当时也起到了振聋发馈的作用,但是现在对这种大而化之的说法,我持慎重态度,更确切的说,我以为制度的区别比所谓“文化”的区别更重要。

    请秦教授诠释一下“全球化”的含义——在现代竞争社会——兼作方才秦教授“校园”问题的回应!(唐汉)

    秦晖:“全球化”的解释据说已经有一百多种,我无法给出一种标准的定义,但是我想,“全球化”应该使我们每一个人更有可能实现“我所喜欢的”目标,包括“乌托邦”目标,只要它不强迫其他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全球化”的世界将是更将异彩纷呈的世界,其中包括也有反对全球化的声音这一“彩”。

    在这里澄清一个概念,我所指的文化不是指某些具体的宗教或学派,而是一个民族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理念,文化就是这种理念的积淀。当然,这种理念有时会通过宗教或学派体现出来,但是是理念创造了学派或宗教,而不是反之。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燕人楚源)

    秦晖:我觉得谈论“一个民族的理念”需要谨慎,如果说我们汉族人都自认为炎黄子孙这个理念大概是有的,如果说我们比其他民族的人更不重视公民个人权利,这个理念就绝不是“民族理念”,而只是一些人的理念,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理念就是认同孔夫子或其他什么人,那就更成问题了,假如说一个民族要有富于凝聚力的某种共识,那么这种共识只能建立在尊重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权利与尊严的基础上。

    秦先生能否给“先进文化”下个定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吗?(乌有庄100号)

    秦晖:人们通常把“文化”定义为“一民族不同于他民族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几乎是“民族性”的代名词,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是不能比优劣的,因为这等于说民族有优劣,在这个意义上也就不存在什么“先进文化”,“文化不可比,制度有优劣”这是我的基本看法,因此,我赞成文化相对主义,但我主张把文化相对主义的命题倒过来讲,即“凡是不可比优劣的那些民族特征就是文化”。如果可以比较优劣,那很可能就是属于制度范畴内的东西了。

    文化多元化,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是否会导致社会的“囚徒困境”?(知荣守辱)

    秦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秦晖文集简介 >秦晖文集目录 > 附录: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