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情感驿站(3)
我们说:“这可是张老师珍藏了很久,舍不得喝的茶叶。你们一定是他最好的学生,他才这样大方。”
轻轻地啜一口,只觉得芬香沁脾,妙不可言。张老师有意卖个关子,不告诉我们什么茶,让我们猜猜。我们谁也没有开口,心里想:“说错了,不是太没面子啦?”张老师看着我们的尴尬状,哈哈大笑。然后从来人喝茶谈起,历举宋人诗文中关于喝茶的句子,逐渐把我们引入一个诗意盎然的古代世界。这一刻,我才理解了海德格尔所说的“人,诗意地牺居。”谈着谈着,茶已凉。我们欲起身告辞,先生说时间还早,再聊吧。于是,又添上水,又聊开了。我们谈起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名著《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的日常生活》。张鸣老师说,一个外国人能把中国的学问做得这么好,真令中国学者感到汗颜。概括宋代的文化,谢和耐只用了一个词“文艺复兴”,不尽的意蕴全在这个词中,比起我们的学者大段大段冗长沉闷的阐述来,不知道要精彩多少倍,这不仅是做学问路数的不同,而是境界的差别。
说起学界的现状,先生有着冷峻而清醒的认识。学术界已逐渐堕落为一个名利场,学术论文则变成赌博场中的筹码。张先生讲起先秦时“二桃杀三士”的典故,而今那些层层上升、名目繁多的官衔、职称,不就是进化了的“二桃”吗?而自谓聪明绝顶、学富五车的学者们,仍然还在“三土”那个鬼打墙的怪圈里转悠。
张老师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即:新闻与学术绝不相容。时下有不少学者频频作秀,炒卖一个个的“学术现象”,号称“新闻学者”,这是最令他厌恶的,“一旦成为新闻,学术便变味了。”
张鸣早年参军,在“大熔炉”中锻炼过,跟军训了一年的我有许多共同的感觉。那种“一体化”的模式,都是我们深恶痛绝的。在军队里学不到什么,唯一学到的便是怀疑。要么沉沦,要么从此具有深刻的反思能力,要么戴上面具狂舞,要么撕破面具任由自己鲜血淋漓。“心有戚戚焉”的师生选择的都是后者。恢复高考后,张鸣考进北大,从此便选择了一条清贫的但却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物质世界的匾乏,却也有它的另一面:精神世界的自由。张老师讲东坡的时候,是他最有神采的时候。“村边古道三岔口,独立斜阳数过人。”这是东坡晚年的诗句,饱经沧桑后,坡仙痴心不改,依旧傲骨嶙峋—一那是孤独的极致,也是顽固的极致,这样的人,世间还有什么力量让他低头呢?
军旅生涯的创伤,于我仍然是一个难以驱除的梦廉,于张鸣先生则是重新定义“自由”的参照系。大风吹芦苇,谁能不折腰?自由在这样一个过度喧哗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了。它如此被人蔑视,又如此容易丧失。然而,总有那么少数人,把自由看得像空气、水和面包一样重要。珍惜自由的只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天性中有对自由的渴求,他们曾经被强力剥夺过自由,尝试过“丧失自由之痛”——一于是,他们便把自由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幸运的是,在北大这个地方自由还能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自由地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讲课、听课。读书、写作、思考。欢悦在疏离中得以产生,智慧在孤独中闪烁光芒。
“今人未必比家人活得好。”张鸣老师对宋人作人作文的方式深有考究。工具理性的膨胀,并没有能凸现人的主体性,相反,人更深地陷入茫然无措的状况中。他谈起在两个场合看到的人群。北京站的广场和地铁的入口处,那么多的人,目中无神,面无表情,仿佛处在半睡眠状态。他们只是在走路,为走路而走路。一样的疲惫,一样的呆滞,一样的茫然,尽管天生有美有丑,但美丑背后都是一样的灵魂。“多少年了,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仅仅是衣服漂亮了。鲜艳了,但那不过是衣服而已。”张鸣说,要是一个摄影家拍摄几百幅面部的特写,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