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是先行到来的武器革命
狭义的信息战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指被信息技术所强化并伴随的各种形态的战争;后者则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获得或压制信息的作战。此外,信息崇拜制造的当代神话,使人们误以为它是唯一的朝阳技术,其它的一切都已经日薄西山。这种神话可以给比尔·盖茨的口袋里带来更多的钱,却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依赖于其它技术的发展,相关材料技术的开发直接制约着信息技术的突破,如生物技术的进展就决定着信息技术未来的命运[8]。说到生物信息技术,我们不妨回到前面的话题,再做一个小小的假设:如果有人用信息制导的生物武器打击了生物计算机,它应该算是生物战呢还是信息战?恐怕没有人能用一句话答得上来,但这却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人们根本不必为信息技术能否在今日坐大煞费苦心,因为它本身就是技术综合的产物,它的第一次出现及每一次进步,都是一个与其它技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合过程,而这正是技术综合-全球化时代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特征当然也会像钢印数码一样在每一件现代武器上留下它的典型印记。我们并不否认在未来战场上,某些先进武器仍会起主导作用,但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败,已很难有谁还能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它可能是主导的,却不是唯一的,更不会是长久不变的。也就是说,没有谁还能把自己的名字大言不惭地冠于某一场现代战争的前面。
[6]关于quot;信息战quot;的定义,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美国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所下的定义是--在保护己方的信息、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同时,为干扰敌人的信息、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以取得对敌信息优势而采取的行动。美国陆军FM100-6号野战条令认为,quot;国防部对于信息战的认识偏重于信息在实际冲突中的影响quot;,而陆军的理解是quot;信息已渗透到从和平时期到全球战争中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quot;(军事科学出版社,中译本,P24-25)。quot;广义信息战是利用信息达成国家目标的行动quot;,美国空军大学教授乔治·斯坦对信息战下的这个定义,气魄显得比陆军要更大一些。布莱恩·弗雷德里克斯上校在《联合部队季刊》1997年夏季号上的文章中提到,quot;信息战是一个超出国防部范围的国家性问题quot;,这也许是对信息战之广泛性的最准确表述。
[7]quot;信息战quot;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扩大的情景正相反,美军中一些有头脑的少壮军官对quot;信息战quot;概念,提出越来越多的反话。空军中校詹姆斯·罗杰斯指出,quot;信息战并非新事物……那些断言信息战技术和谋略将必然取代兵器战的人们是否有些太过自信了。quot;(美《海军陆战队》杂志1997年4月)罗伯特·古尔利海军少校则提出了quot;信息战方面七个误区:(1)滥用比喻手法;(2)过分夸大威胁;(3)过高估计自身实力;(4)历史的相关性与准确性;(5)回避批评的反常企图;(6)毫无根据的设想;(7)不规范的定义。quot;(美《纪事》杂志1997年9月号)空军少校玉林·怀特海德在《空中力量杂志》1997年秋季号上撰文指出,信息不是万能的,信息武器也不是quot;魔法武器quot;。对信息战的质疑并不限于个人,美国空军的文件《信息战的基础》对quot;信息时代的战争quot;与quot;信息战quot;作了严格区分,认为quot;信息时代的战争quot;是使用信息化武器的战争,如用巡航导弹攻击目标;而quot;信息战quot;则是把信息作为独立领域和强劲武器。同样,一些著名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埃略特·科恩提醒道,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