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前言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胡适素有“书癖”,一生爱逛书店、跑图书馆,爱买书、收藏书,尤爱搜集古本、孤本、善本书。他的搜集,不是单纯的为了收藏,而是为了考证研究。

    胡适一生看书,研究书,谈书,写书。他所谈的书,方面广,数量多。

    这里仅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凡三十九篇,编为四辑:一、“前尘书影”十四篇,分别梳理若干古典文学作品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诗词、小说、戏曲皆有涉猎;二、“文史小集”九篇,凡涉春秋、诸子、释道,大抵为传统读书人关心的话题,亦属文化承传问题;三、“新知叙录”十三篇,为同时代人之著作所写的序言和书评,反映了作者对新思潮的高度敏感以及构建新文化的宽阔视野;四、“余之书癖”三篇,关于觅书、读书的经验之谈,书人之癖,可见自有一趣。各辑的辑名系编者所加。

    胡适谈书,形式多样。有读书的心得体会,有对书的考证,有新书评介,有应人之请为新版或重版的书作的序文。

    胡适书话,具有专深研究和广博知识的基础,所以他的书话有些是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见解独到的学术论文,有些则是叙事清楚、说理透彻、清新活泼、别开生面的散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学术性和很好的可读性。

    胡适谈中国传统小说,侧重于作者、版本的考证,以及历史故事演变过程的追踪研究。他把一向被视为“小道”的传统小说与传统的经学、诸子学放在同等地位,做同样研究,开创了以科学精神和考证方法来研究传统小说的一代新风。他一生研究,谈,创立了“新红学”,使研究突破了穿凿附会的模式,走上了近代实证科学的道路。同时,胡适也很重视艺术的赏析,这只要读一读他的《〈三侠五义〉序》、《〈老残游记〉序》、《〈儿女英雄传〉序》、《〈海上花列传〉序》、《〈官场现形记〉序》,即可明了。

    胡适谈新旧诗、词、曲和剧本,处处从文学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从白话文学、平民文学、活文学必然要取代古文文学、贵族文学、死文学为“正统文学”立论。他要人破除旧观念,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来看待、《楚辞》。他高度赞扬花了大功夫搜集整理出版的《宋金元人词》、《宋人话本八种》和《缀白裘》,充分肯定那些新出版的诗集、小说和剧本为创立和发展新文学所作出的贡献。

    早年的胡适,立足于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和民主精神来分析和评价图书。

    尤其是政治、哲学、史学、教育等方面的书。他为《吴虞文录》作序,毫不含糊地说:“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热烈称赞吴虞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是“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他以“疑古精神”和“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思想来看待一切古籍的整理和出版。他认为整理国故约有三条途径:“一曰索引式整理;一曰总账式整理;一曰专史式整理。”他很推重刘叔雅对《淮南子》一书作总账式之整理,著成《〈淮南鸿烈〉集解》,说刘著此书“最精严有法”,“其成就独多”。

    胡适一生提倡写传记和回忆录,以为将来研究历史留下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他对张孝若为他父亲写的《张季直先生传记》,十分赞赏,欣然为之作序,并说中国近代史上有不少人物,“都应该有写生传神的大手笔来记载他们的生平,用绣花针的细密功夫来搜求考证他们的事实,用大刀阔斧的远大见识来评判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总之,胡适书话,反映了那个时代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价值取向。他对一些书籍的分析和评价,常常比作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胡适书话简介 >胡适书话目录 >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