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人与动物
特有的态度:科学的、审美的和象征的态度。

    科学的和审美的态度表现出人类强烈的探索欲望。我们生性好奇,喜欢穷根究底,这促使我们去探究一切自然现象。动物界自然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对动物学家来说,所有的动物都是,或应该是同样有趣的。他们认为动物没有好坏之分,他们是为了动物本身而去研究动物的。审美的态度也是出自这种基本的探索欲望,只是使用的指称术语不同罢了。在对动物进行审美研究时,动物繁复多样的形态、色彩、模式和行为被看成是美的对象,而不是分析系统。

    象征的态度则全然不同。它既不涉及经济价值,也不涉及探索欲望,而是把动物当作人格化了的概念。如果某种动物相貌凶残,它就会成为战争的象征。如果看起来笨拙可爱,它就可能成为儿童的象征。至于这种动物是否真是凶残或可爱,那是无关紧要的。由于这不是科学研究,所以人们并不去考究它的真实本性如何。这种可爱的动物可能长有尖牙利齿,生性凶残好斗;但只要这些特征不明显,而其可爱之处又十分突出,它就能被人完全接受,作为儿童理想的象征。就作为象征的动物而言,我们并不要求其象征意义恰如其分,只要求表面如此就行了。

    对动物持象征的态度曾被称为“赋予人物性格的”(anthromporphic)。尽管这个词仍有些佶屈聱牙,但它如今已被普遍使用。科学家在使用这个词时不免带有一点贬义,他们认为他们完全有理由鄙视这个词。要对动物界进行有意义的研究,就要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客观态度。采取客观的态度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除了有意将动物看作是偶像、意象和象征之外,随时都有一些微妙的潜在压力迫使我们把其他动物看作是我们自身的形象。即使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在对狗打招呼时也难免会说:“喂,老伙计!” 尽管他非常清楚狗听不懂话,可他禁不住要这样做。为什么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将动物人格化?这一倾向为什么如此难以克服?我们为什么看到某些动物就会说 “啊!”而看见另一些动物就会说  “呸!”?这可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我们现行的文化在这个种际关系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们喜欢某些动物,对它们充满了温情,而对另一些动物又极端厌恶。仅仅从经济价值和探索欲望来考虑人的爱憎是无法解释清楚的。显然,我们接受的物种信号在我们内心激发起某种无容置疑的基本反应。如果认为我们把动物仅仅当做动物来看待,那是自欺欺人。我们声称某一动物迷人可爱,有不可抗拒的魅力或阴森可怕。但是我们喜爱或憎恨动物的原因何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搜集材料。我们的文化究竟喜爱哪些动物、憎恨哪些动物?这种好恶又如何随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变化?要作出可靠的论述必须广泛地收集大量的证据。为了获得证据有人曾对8万名4—14岁的英国儿童作过调查。在一次动物园电视节目中曾向他们提出了两个简单的问题:“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最不喜欢哪种动物?”从大量的回答中进行抽样,我们对每个问题都随意选出1.2万份答案进行分析。

    首先着种际之“爱”,看各种动物受到人类宠爱的程度。如何。其统计数字如下:97. 15%的儿童最喜爱的是某种哺乳类动物。喜爱鸟类的儿童仅占1.6%;喜爱爬行类的仅占1,0%;喜爱鱼类的占0.1%;喜爱无脊椎类动物的仅占0.1%;喜爱两栖类动物的仅占0.05%。很显然,哺乳类动物具有某种逗人喜爱的特征。

    (也许应该指出,回答是书面形式而不是口头形式。要把儿童所写的名字与所指的动物对上号有时比较困难,年幼的儿童所作的回答尤其如此。我们比较容易弄清儿童书写的loins(狮子),apers(虎),leapold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裸猿简介 >裸猿目录 > 第八章 人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