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5
很近quot;,而我们又觉得他们quot;与我们相去甚远quot;呢?--然而,真的很远吗?我们能不能拉近这样的距离,由quot;远quot;而quot;近quot;?
我们面对的,正是现实生活中的当代北大人和历史上的北大人的关系。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假设这些老北大人,今天真的来这里参加聚会,在座的大学生、研究生们,和这些前辈有共同的话题吗?这共同话题又是什么呢?(全场活跃)
这就是今天我要和诸位讨论的问题。
quot;我们quot;的问题在哪里?
于是,我注意到书中提到的一位当代大学生的反应,他说:quot;我们这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不会感应那些老先生的。quot;
这话说得很坦率,也很令人深思。因此,我想把我们的讨论拉扯开去,说一些quot;题外话quot;。我想起了去年北大团校举办了一个quot;生于八十年代quot;征文比赛。这里说的quot;生于八十年代quot;,其实就是quot;我们quot;--当代大学生的一个自我描述和命名,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quot;80后quot;。征文小组请我当首席评委,还要我作总结发言,我也真的认真准备了一个quot;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quot;的演讲稿。但后来却突然通知我,颁奖大会不举行了,我也不必讲了,弄得我有些莫名其妙。今天就把我原先准备的讲稿的主要内容在这里讲一讲,也算是一个弥补吧。我首先谈到的是《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一个数字:从1980年至1989年的十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即使排除中途夭折的,quot;80后quot;也有两亿人左右,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全场活跃)而且你们中间的代表,像姚明,刘翔,郎朗,都被世界看作是中国形象的象征了。(笑,鼓掌)quot;80后quot;这一代已经如此重要,但对他们的评价却有很大的争议。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个调查,quot;80前quot;的各代普遍对这一代人评价不高,而quot;80后quot;的自我评价却不错,(笑)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