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饮茶篇-2
,煮沸3~563中国茶经分钟,待茶汤快要起锅时,再撒上一把葱姜。这时,才算把又鲜、又香、又爽,却又不失茶味的油茶打好了。如果这种油茶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那么还得进行第四道工序,就是配茶。一般得在已经打好的油茶中,分别放上各种菜肴或食品。

    由于加入作料的不同,所以,有鱼子油茶、糯米油茶、米花油茶、艾叶粑油茶之分。油茶已成了当地生活的必需品和待人接客的高尚礼遇。倘若款待的是高朋至亲,那么按当地的习惯,还得请村里打油茶的“高手”出场,专门炒制美味香脆的食物,诸如炸鸡块、炒猪肝、爆虾子,等等,分别装入碗内。然后,把刚打好的油茶趁热注入盛有食品的茶碗中。接着便是奉茶了。奉(油)茶是十分讲礼节的,通常当主人快要打好油茶时,就招呼客人围桌入座,主人彬彬有礼地将筷子一一放在客人前面的方桌上。少顷,主人用双手分别向宾客奉上油茶,而众宾客随即用双手接茶,并欠身含笑点头致谢。此时,主人和蔼可亲地连声道“记协,记协”(意即请用茶);接着,客人开始喝油茶。为了表示对主人热忱好客的回敬,为了赞美油茶生香可口的美味,客人喝油茶时,总是边吃边啜,赞口不已。一碗吃光,主人马上添加食物,再喝两碗。按照当地风俗,客人喝油茶,一般不少于三碗,这叫“三碗不见外”。

    其实,油茶与其说是茶汤,还不如说它是一道茶叶菜肴;与其说是喝油茶,还不如说是吃油茶。这种独特的茶叶泡煮方法,妙趣横生的饮茶方式,以及如此奇异的待人接物礼仪,即使平生享受一次,亦有终生难忘之感。

    (姚国坤)

    回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大西北,特别在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最为集中。由于这里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蔬菜供应困难,奶制品是当地的主要食品之一。而茶叶中存在的大量维生素类物质,正好可以补充蔬菜的不足。茶叶中存在的大量多酚类物质,又正好有助于去除油腻,帮助消化,以利人们对奶制品的吸收。所以,在历史上,茶叶一直是当地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一般成年人每月用茶量达1公斤左右,老年用茶量更多。至于饮茶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大致说来,在城市习惯于清茶泡饮;在牧区习惯于奶茶煮饮。而在广大农牧区众多的饮茶方式中,最称奇特的要算是喝罐罐茶了。

    罐罐茶通常以中下等炒青绿茶为原料,经加水熬煮而成,所以,煮罐罐茶,又称熬罐罐茶。熬煮罐罐茶的茶具,表面看来,简陋粗糙。煮茶用的罐子,高不足10厘米,口径不到5厘米,腹部稍大些,直径也不超过7厘米,可谓小矣!至于罐子的质地,是用土陶烧制而成的。就整体而言,犹如一只缩小了的粗陶坛钵。但当地认为:“用土陶罐煮茶,不走茶味;用金属罐煮茶,会变茶性。”与此相搭配的是喝茶用的茶杯,是一只形如酒盅大小的粗瓷杯。当地人认为:“用小粗瓷杯泡茶,能保色保香。”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宋代审安老人撰的《茶具图赞》中,称赞小茶罐能起到“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的作用。明代冯可宾83中国茶经的《岕茶笺》中曾谈到:“茶壶以小为贵,每宾壶一把,任其自酌自饮为得趣。”“壶小,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用金属类罐(杯)子煮茶泡茶,在加热冲泡过程中,金属物质会与茶叶中滋味的主要构成物质多酚类发生氧化作用,从而产生另一种新的物质,这样,当然会使茶味“走样”了。而土陶却不然,由于土陶通透性好,散热快,不易使茶汤产生异味,因此,用土陶茶具煮茶泡茶,自然有利于保香、保色和保味了。

    熬煮罐罐茶的方法比较简单,与煎中药大致相仿。煮茶时,先在罐子中盛上半罐水,然后将罐子放在点燃的小火炉上,一旦到罐内水沸腾时,放入茶叶5~8克,边煮边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经-下简介 >中国茶经-下目录 > 饮茶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