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
王之道,斯为美”,这是一层。有子的意思是说,礼的功用主要是调和,先王之道是以和谐为美,即俗话说的“和为贵”。
“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顺道而行的意思。《泰伯》8.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之”也是这个意思。上文说,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所以小事大事都要依照和的原则来办。
“有所不行”,是另一层意思,和前面相反。前面说,小事大事都要依和而行,这是基本原则,通常要这么办。这里是说,情况也有例外。什么是例外?我在这句话的下面点了冒号,冒号的下面是说明。它的意思是说,和当然很好,但也不能太过分,为和而和;即使是和,不以礼节之,也不可行。
礼是处理差别的,通过差别,建立秩序,秩序就是和。和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或曰以不平等求平等。真正的平等只是理想,古人叫“大同”(《礼记?礼运》)。孔子也梦想大同,但他知道,礼是大同讲不成了才讲。所以他讲“君子和而不同”(《子路》13.23)。和谐社会是小康,不是大同。
商周社会,好比一个大村子,里面有宗族祠堂,王就是族长,定下家规家法,管这个村子,协调村里的各种关系,长幼尊卑,井然有序,这就是和。人是生下来就不自由,也不平等,和卢梭的说法相反。礼,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和稀泥,想方设法,把不平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至闹出乱子。礼和德不同,不是个人修养,而是习惯和传统,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礼之用,和为贵)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六句话,“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因不失其亲”,都是条件句。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复”的意思是践行诺言,这种用法的“复”,也见于《左传》僖公九年、哀公十六年。自己说了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这是信。但信有大信和小信。孔子认为,只有近于义的信才是大信,必须践行;不关义的信是小信,可以破例。他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子路》13.20),“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15.37)。在他看来,言必信,行必果,死心眼,尾生之信,是小人的信,不足取。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大人”是君子,君子有特权,只讲大信就够了,小信可以打折扣。可见同一种道德,有两种标准。人类社会,只要不平等,就有双重标准,人和动物,就是双重标准。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是脸色谦恭,说话客气。客气当然好,但过分的客气,其实是肉麻,难免自取其辱,只有节之以礼,才能远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读为姻。古代社会,最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就是“宗”。其次是婚姻关系,婚姻关系就是“因”。前者也叫内亲、内宗,后者也叫外亲、外宗。孔子的意思是,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但如果不失亲近,也等于宗。(君子只守大信)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安贫。
“敏于事而慎于言”,是干事勤快,说话谨慎。
“就有道而正焉”,是向有道德学问的人求教。(什么叫好学)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诸”,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