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三十六 列传八
马关条约,割台湾以和。台人不服清廷之命,遂于光绪二十一年五月朔,独立为台湾民主国。是年六月,先祖父去世,先生时年十八,奉讳家居,手写《少陵全集》,始学诗以述家国凄凉之感。当是时,戎马倥偬,四郊多警,缙绅避地,巷无居人,而先生即以时搜集台湾民主国文告,后竟成《台湾通史》中珍贵史料。越二年,先母沈太夫人来归。

    沈太夫人,外祖父德墨公长女也。明诗习礼,恭淑爱人,上奉姑嫜,旁协妯娌,一家称贤,于先生之著作,尤多赞助。是年先生主《台南新报》汉文部,写作之余,学日文焉。

    马兵营在台南宁南坊,为郑氏驻兵故地,古木郁苍,境绝清閟,自兴位公来台,即卜居于此。割台前七年,先祖父扩而新之。割台后,日人在此新筑法院,全庄被迁,吾家亦遭毁,危墙画栋,夷为平地。从此兄弟叔侄,遂散处四方,故先生有《过故庐》诗云:

    海上燕云涕泪多,劫灰零乱感如何?

    马兵营外萧萧柳,梦雨斜阳不忍过。

    日俄战后,先生愤清政之不修,携眷返国,在厦门创《福建日日新报》,鼓吹排满。时同盟会同志在南洋者,阅报大喜,派闽人林竹痴先生来厦,商改组为同盟会机关报。嗣以清廷忌先生之言论,饬吏向驻厦日本领事馆抗议,遂遭封闭。先生不得已又携眷归台,复主《台南新报》汉文部。越三年移居台中,主《台湾新闻》汉文部,因与林痴仙、赖悔之、林幼春诸先生创栎社,以道德文章相切劘,《台湾通史》亦经始于此时。

    先生又久居东海,郁郁不乐。辛亥秋,病且殆,愈后,思欲远游大陆,以舒其抑塞愤懑之气。时中华民国初建,悲歌慷慨之士,云合雾起。先生亦由东瀛莅止沪滨,与当世豪杰名士相晋接,抵掌谭天下事,纵笔为文,论当时得失,意气轩昂,健康恢复矣,于是西溯长江,至于汉■,北渡黄河,而入燕京。时赵次珊先生长清史馆,延先生入馆共事,因得尽阅馆中所藏有关台湾建省档案,而将其收入《台湾通史》。未几,去馆遨游,出大境门,西至阴山之麓,载南而东,渡黄海,历辽沈,观觉罗氏之故墟,吊日俄之战迹。甲寅冬,倦游而归,仍居故里,翌年先祖母逝世。

    家居时,先生将其征途逆旅所作之诗,编为一卷,名曰《大陆诗草》。

    集中有《至南京之翌日登雨花台吊太平天王》诗曰:

    龙虎相持地,风云变态中。

    江山归故主,冠剑会群雄。

    民族精神在,兴王事业空。

    荒台今立马,来拜大王风。

    汉祖原英武,项王岂懦仁。

    顾天方授楚,大义未诛秦。

    王气骄朱鸟,阴风惨白燐。

    萧萧石城下,重见国旗新。

    早用东平策,终成北伐动。

    画河师不进,去浙败频闻。

    同室戈相阋,中原剑失群。

    他年修国史,遗恨在湘军。

    玉累云难蔽,金陵气未消。

    江声喧北固,山影绘南朝。

    吊古沙沈戟,狂歌夜按箫。

    神灵终不閟,化作往来潮。

    又有《柴市谒文信国公》诗曰:

    一代豪华客,千秋正气歌。

    艰难扶社稷,破碎痛山河。

    世乱人思治,时乖将不和。

    秋风柴市上,下马泪滂沱。

    宏范甘亡宋,思翁不帝胡。

    忠奸争一瞬,义节属吾徒。

    岭表驱残卒,崖门哭藐孤。

    西台晞发客,同抱此心朱。

    忠孝参天地,文章自古今。

    紫云留故砚,夜雨寄孤琴。

    景炎中兴绝,临安半壁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台湾通史》下册简介 >《台湾通史》下册目录 > 卷三十六 列传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