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比尔密码之谜
与富人和穷人都合得来,猛兽吸引着比尔及其猎队——全都出自沃德之口。然而却没有一项独立的证据:没有证明的信件,没有日记,没有遗嘱,也没有有关财宝的证明。而且,比尔想象中给莫里斯的盒子没有保存下来,声称在盒子里的信和加密的文件也是如此。如果沃德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人,那他一定精通此道:他赢得了一次历时最长也是代价最大的骗局。如果你想一想计算机为破译这些密码所花的全部时间就知道这一点。哈默说:“我们用计算机摆弄的那些数字需要100万人花10亿年时间才能用纸和笔重演一遍。”
20世纪60年代,一些密码分析界最富智慧的人(和许多最拙劣者)组成了一个秘密协会——比尔密码协会——以便他们倾其知识和才智去发现那堆难以捉摸的财富。哈默就是该协会的一位著名成员,他对未经译解的比尔文件中的数字的分布做了大量统计、试验,并总结说,这些数字并不是随意写出的,它一定隐含着一段英文信息。多数密码学家同意哈默的分析,但存在一段文字并不意味着全部的东西就不是一场骗局。谁说这段文字就不是像“你是世上最大的笨蛋,大脑迟钝”这类的话呢?纽约密码协会主席路易斯·克鲁做了些另一种统计试验,目的是对沃德的写作风格与沃德报告书中所引用的比尔信件的风格进行比较。克鲁发现,这两种写作风格颇为相似,他深信比尔的信是沃德写的。例如,沃德句子平均长度是28.82个单词,而比尔信中句子平均长度为28.75个单词。然而,克鲁的分析使得几位比尔密码协会的成员关掉电脑而洗手不干了。
1981年,弗吉尼亚技术学院的一位好幻想而又务实的低年级大学生沃伦·霍兰赋予比尔的这项遗物以新的生命。霍兰没能在建筑业上取得成就,因为他难以从顾客那里收到钱。他说:“在那个行业,人们忘记了诚实,忘记了做人,他们总是强人所难。”由于心情抑郁,存款日减,他开始性情内向,博览群书,包括比尔密码的报告书以及有关许多财宝寻求者——他们在约 160年后仍然在弗吉尼亚的偏远山林中挖掘不已——的情报报告。虽然他也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但他不是那种要跑出去到野外挖掘的那种人——他在建筑业中干够了这些。后来,他有了!他通过神奇地投人所好而找到一条来钱的路子。他对自己写的一段话加密并拿到市场上去兜售,并为破译它的人颁奖。
他只花了几个小时就给他所喜欢的几首诗编好密码,这些诗的作者是卡明斯,书名为“诗人的忠告”,说的正是你自己在一个努力要使你泯如众人的世界中的美德。霍兰的做法与比尔一样。首先,他选择密钥:不是《独立宣言》,而是卡尔·萨根写的的第六章。然后,他依次对单词进行编号,从本章开始的一段引语的第一个字开始,每个数代表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最后,他用这些数码代替“诗人的忠告”中的字母。他决定将密码文写在拼板玩具上,这样,他制造出谜中之谜。
这项工作容易,只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难的是把这个谜推销到市场上去,这工作花去了两年时间。他想设立一个奖金为10万美元的破译奖,并打算以出售该谜来筹集这笔钱。但他想为该奖提供保险,怕万一卖得金额达不到10万美元。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拒绝为他作保,因为伦敦警察厅认为该密码可轻易被破译。最后他说服了一家美国保险公司,并找到了一个销售商推销该谜。这个被称作“密码员”的谜,从它投入市场到1985年3月被破译为止的两年时间中,销售了约 25万套。
1984年冬,麻省理工学院27岁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候选人阿兰·舍曼决定开设一门密码学小型课程,其目的就是要破译霍兰的“密码员”之谜。有6名学生,包括一名特别研究生罗伯特·鲍德温选了这门课。班上配备了一台当时最精密的个人用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