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进巴格达
名目的防疫针。而这些针的注射器全是反复使用的,因为伊拉克自国际封锁以来就很难 找到一次性针头。

    我还奉命与共和国卫队同行,到南方镇压穆斯林什叶派暴徒,到北方平定库尔德人叛乱 ,回到巴格达,伊拉克情报部萨东先生把我传到他的办公室,嘴角叼着一枚快要烧着小胡子 的雪茄烟蒂,开门见山地问我是否拍了一家被烧毁的表店。我弄不懂他是什么意思,一口咬 定没拍:“萨东先生,您知道,我向来是除非接到命令,否则根本不按快门。”老萨东一对 虎目盯了我好久:“据我的情报,你并不总那么听话。不过别害怕,现在是我求你,我们的 部长出于某种兴趣,急需一张埃尔比勒那家被烧毁的钟表店的照片,可我手头现在没有。我 听人说你路过那家倒霉表店时,手中的相机响了一下。”

    三进巴铬达(1993年1月~2月)1993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两周年纪念日,美国空军再 次袭击巴格达以南16英里的伊拉克核工厂。巴格达市中心拉希德饭店也被一枚“战斧”导弹 击中,炸死一名妇女,伤数十人,其中一名德国记者炸了个满脸花。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 在南黎巴嫩雪山上采访被以色列驱逐的416名巴勒斯坦难民,直到10天之后我才抽身飞到约旦 ,取道进入伊拉克。

    自海湾战争以来,由于国际社会制裁,多国部队的F--15鹰、F一18A大黄蜂、F一14雄猫 控制了制空权,伊拉克固定翼飞机就没敢升空,持续的空中封锁使伊拉克民航集体转业改开 大巴士,专营从巴格达到安曼的长途客运,战争使飞禽成了走兽。早上9点,我身背采访器材 ,手提安曼分社帮我准备的一大摞阿拉伯大饼,爬上由约旦首都安曼开往巴格达的“沃尔沃 ”长途车,踏上长达1000公里的沙漠路。

    直到中午,伊拉克航空公司的大巴士才驶出约旦鲁维谢德,海湾战争期间国际红十字和 国际红新月会协会在此修建的难民营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坑坑洼洼的帐篷坑。根据我战时模 糊的记忆,约伊两国间有70公里宽的中立地带,可现在约旦的边界似乎向东推进了相当一段 距离。伊拉克塔布里勒海关出现在眼前,红、白、黑、绿的四色伊拉克国旗懒洋洋地在烈日 下飘舞依旧,只是国旗上增添了一行醒目的绿色阿文:“安拉最伟大。”这是伊拉克海湾战 争之后修改国旗的硕果。

    伊拉克海关认真地在我护照的第一页上填上我携带的相机、镜头、录音机……这是以往 两次没有的。我规矩地排在一名意大利商人身后等待过关,一位显然不谙英语的伊拉克边防 警察用极奇怪的发音逐一点名,结果使所有听众对自己的姓名都顿感陌生。轮到我前面的意 大利商人时,这位随时准备应答自己名字的主人竟对警官高喊自己大名毫无反应,当即因装 聋作哑把警察气得喉咙冒火,被恶狠狠地抛出队外。眼看着刚刚还绅士派头十足的商人老兄 顷刻斯文扫地,我不禁感慨人的命运真比蛛丝还细。好在我顺利过关,犯人蒙赦般爬上冷寂 的大巴士,继续茫茫未知的旅途。

    傍晚,我们的大巴士终于缓缓驶人神秘的巴格达。伊拉克情报部为加强摄影采访管理, 把我和美国《时代》周刊摄影师罗伯特·斯特朗编在一组,采访当年被多国部队炸成一堆烂 铁的儿童奶粉厂。据介绍,伊拉克人民自力更生,已使该厂部分恢复生产,奶粉厂还送给我 们每人两袋奶粉作为佐证。采访完毕,我掏钱请情报部陪同瓦利德在巴格达豪华的萨哈饭店 吃午饭,连点了三道主菜都说没有。好不容易上了一道著名的巴格达“祖拜迪”烤鱼,可我 敢打赌,这条鱼至少登陆了一个月,没鳄鱼牙、火鸡胃就别想消化它。

    情报官瓦利德问我这次来巴格达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我说:“伊拉克人民更团结了。 ”他说:“当然,现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钻进了金字塔简介 >我钻进了金字塔目录 > 四进巴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