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论孙文思想发展的阶段性
一五年——即大正四年——三月十四日),吴书误记致小池函为一九一四年。

    笔者另有一篇英文稿,论孙公之“暂时专制”与袁氏之“承继式的寡头政治”思想形成之始末,已由李又宁教授于一九八八年印出,见本书德刚自序。

    斯时日本侵华当道,曾不惜巨资透过多种管道,四处支援在中国境内之反袁实力派,孙公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近年日本及美国史家对此类史料发掘至夥,略见上引韦慕庭前书英文原版页八四、三一七。

    自中山于一九一七年九月一日在广州成立“军政府”,被选为“大元帅”之后,中国即未再统一,始终维持两个法统。以迄于今。第二次国共合作(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抗战初期之数年。虽较协调,然亦只是貌合而已,实际上,仍是两个政府同时存在也。

    有关“府院之争”史料至夥。近著较详实者,见沈云龙著《黎元洪传》(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出版,一九六三)第十一、十二章。

    黎、段之争,政治成分、心理因素均甚复杂,是非难言。然撤开当时军阀官僚私意,以国家利益而论,则参战为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一九一九)与华盛顿会议(一九二二)所获实利,足证之也。

    据民国元年《约法》,总统任冕下属之命令,须国务总理副署始能生效。今段氏拒绝副暑黎对自己之撤职令,则此撤职令自属无效。此为民国元年《约法》对人(袁世凯)不对事之后果。法学家钱端升论之甚详,见前注 。

    关于府院之争的风风雨雨,记载最详尽的为陶菊隐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北京,三联,一九五七)第二册。

    同上。第二十七~三十章。

    同上,第三册页一九五~二零零。

    当年在北京任国会议员的政客,既非由人民投票产生,他们也无选民须对之负责,又没有任何专制寡头可以用生死荣辱来控制他们;因此他们的政治活动,分离组合全凭一己之良心及利害来定取舍。于是国会中派系如毛,各为私利而倾轧。李剑农教授曾制表以示其大略,见氏著《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商务,一九五九;初版于上海,一九四八)下册页三六七“民初政党变化图”。这些议员最喜欢的是万年国会,最怕的则是解散国会。

    关于“护法”内战之详情,参阅陶菊隐前书第三、四册。

    参考英文版《民国名人传》(Biograpionary of Republican Cy Press 1967~1971)各人本传。此书国内有汉译本。

    传闻德国驻华公便辛慈(Von ze)曾设法贿赂段祺瑞,冀其中止“参战”活动,段曾讽其贿金数目远不如协约国云。见前引吴相湘书,下册页一二八六。

    同上。吴氏前书,下册页一二八九~一二九二。韦慕庭前书,页九三、三二零、三二二。最具权威性的发现。则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国祁教授自战后德国档案中,所发掘出来的德国外交官当年的秘密报告。见氏著lt;德国档案中有关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项记载gt;(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第三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记录),载《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四辑(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一九七四)。《中国国民党建党八十周年纪念》页三一七~三四三。最早且最具传奇性地报道中山收受这项秘款(现金)的情形,则载于冯自由著《革命逸史》(重庆,一九四四)第二集页五九~六零。

    据国民党元老,亦是上海报界耆宿,终任上海市参议会议长的潘公展先生于五零年代详尽告诉我,第一次大战期间,国民党领袖戴季陶、蒋介石、阵果夫等均在上海从事股票交易。笔者曾代潘氏撰其片段回忆,亦提及之。见潘公展lt;申江二十年报林掌故gt;,载《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晚清七十年(五):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简介 >晚清七十年(五):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目录 > 第5章 论孙文思想发展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