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乡愁
(1990年代的台湾新民谣)我比较悲观。民谣歌手的派别性太强了,他们太注重自己的格调、路线而不肯做些改变。但毕竟要走进商业、最终要走进唱片行或出版商那里去,主流毕竟是第一路线。因为两难,所以悲观。我们不能去骂观众不懂音乐、不去关注音乐的深刻内涵;我们也不能去骂那些quot;杠子头quot;:难道为了商业改变一下、化个妆什么的会死吗?!--音乐人陈升
作家谭石(王浩威)曾将台湾1990年代以来的新台语民谣风视为第二次民歌运动,并从两者分析出如下相同之处:专辑皆由创作歌手主导;消费对象多为知识分子与大学生;随后皆为主流音乐所吸纳;两次民歌运动都衍生自民族主义的思潮。
这一章取名为quot;乡愁quot;,来源于卑南族歌手陈建年创作的《乡愁》,他唱道:quot;乡愁,不是在别后才涌起的吗?而我依旧踏在故乡的土地上,心绪,为何无端地翻腾?只因为父亲曾对我说,这片土地原来是我们的啊。quot;当初汉人带着quot;忠孝节义、礼仪廉耻quot;八个字来到这片土地,却从来没有实现过他们的承诺(胡德夫语),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原住民才能走出悲情,不再压抑。
或许我们还应该想起李双泽的: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少年的中国也不要乡愁,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
1930年代至1990年代,从台语歌谣的创作中就可以发现,台湾人的乡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把台语与原住民的音乐放在一起,是相对国语流行音乐而言。从日据时代quot;皇民化运动quot;就压制台语民谣,到1950年代quot;推行国语运动quot;造成日语、台语流行音乐退出各种主流媒体,到1970年代quot;净化歌曲运动quot;造成国语流行音乐的中断,都明显带有政治干预的色彩。至于客家或原住民歌谣,则更是始终居于弱势的地位。
台语歌曲在1950年代后逐渐没落,与台湾政府大力宣传使用普通话有关。1976年台湾通过了quot;广电法quot;:电视台对岛内播音语音,以国语为主,方言应逐年减少,所有电视节目及电台广播中的quot;方言quot;节目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此时只有台语电视主题曲和台语布袋戏可以公开在传媒中播放,使大部分台语歌很少有机会在官方媒体上被推荐。
除了政治上的干预,人才的断层也是台语流行歌曲式微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乡土民族主义兴起,配合传统民谣的发掘(如陈达的《思想起》),在1970年代后期,一些早期的闽南语流行歌曲才以quot;乡土民谣quot;的乡愁形象渐渐受到重视。
quot;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谣,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抱一支老月琴,三两声不成调,老歌手琴音犹在,独不见恒春的传奇quot;--这首由成名于民歌运动时期的赖西安作词、苏来作曲并由郑怡首唱的《月琴》是向台语乐坛极富传奇色彩的歌手陈达致意的作品。陈达1905年出生在恒春,身上有四分之一的原住民血统,他从小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却学会了乡里流传的恒春调。16岁时,陈达开始背着月琴在恒春游唱。
一向致力于台湾传统歌谣发掘的陈达,曾到处寻访台湾各地方的民间音乐,并归纳整理这些民间的音乐作品。此后他也开始自己的音乐创作,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思想起》。
《思想起》以quot;念歌quot;形式,叙述三百年前唐山过台湾的拓荒史,成为1980年代后期quot;新台湾民歌quot;的创作源头。但在民歌运动时期,陈达的音乐是视为民间素人音乐或中国乡土音乐的一支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