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陈景润--第九章 情溢寰中
他得知消息,痛哭了一场。他的心系着处于逆境之中的王师母,连忙去信安慰。王师母给他寄去了王亚南校长的遗照,很可惜,陈景润没有收到。1981年,厦门大学举行60周年校庆,陈景润应邀回到厦大。他的一颗心挂念着已是年过七旬的王师母。那天早晨,陈景润4点多就起床,匆匆吃了点早餐,就乘汽艇渡过海峡,到住在鼓浪屿的王师母家中探望。久别重逢,陈景润紧紧地握住王师母的手,激动地说:“我非常非常地想念王校长,非常感激王校长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他恭恭敬敬地站在王校长的遗像前,深情地回忆那些永远铭记心中的往事:全校师生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校长给大家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讲座;细雨飘飞,浓荫如泼,王校长拄着拐杖,撑着长柄布伞去宿舍中看望学生;天刚蒙蒙亮,海滨的大礼堂工地上,出现了两个身影,王校长和陈嘉庚先生一起去检查施工质量……他完全沉浸在20多年前的深情回忆之中,知人善任的王校长一直鲜活在他的心里,说着说着,眼泪就溢了出来。他恳求王师母再送一张王校长的遗照给他留作永恒的纪念,王师母答应了他。细心的陈景润,临别时,赠了一套国画图片给王师母。

    中国人有个传统: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之情,是涓涓流水,经年不息,他们把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消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琐碎的教务之中,他们中并不乏成为科学家、作家的人才,但为了学生,他们牺牲了自己,甘于平凡,为学生做普普通通的铺路石。陈景润深深地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他回报给老师的,是成就的辉煌和对老师的赤诚之心。

    他一直和李文清老师保持通信联系。这次回厦大,他是在前往大礼堂参加校庆大会的途中,突然发现李老师的。“是他!”他惊呼一声,立即冲过人群,奔到李老师跟前,并且紧紧地握住李老师的手,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他告诉李老师:“我一定来看您。”果然,两天之后,繁忙的陈景润拨冗到了李文清老师家。他动情地对李老师说:“我到北京后,一直想着老师的培养和教育。现在搞研究工作,总觉得以前老师的指导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是老师帮我打下的。”陈景润带给李老师的礼物,是新发表的数学论文,他仍然像当年做学生一样,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一起探讨数论研究中的问题。

    老师是陈景润心中的春风阳光。盛名之下的陈景润,受到学术界的瞩目,请他去做学术报告的请柬如雪片飞来,他太忙了,要集中全部的精力去冲击(1+1),因此,都一一谢绝了。而对于浙江大学的邀请,他却慨然允诺,因为,这是他的老师方德植教授的母校。“爱屋及乌”。因为爱自己的老师,而对老师的母校也情有独钟,这委实是极为难得的。

    方先生当年任厦大数学系的系主任,现在家住鼓浪屿。一幢旧式的西式小楼。绿影敲窗,星星点点的花儿,寂寞地开着。陈景润专程去方教授家拜访,他细细地端详着这位已是满头白发的恩师,情深意长地说道:“方先生,我念书时,你头上只有一点点白发,不像现在这么多哟……”说完,又觉得言犹未尽,补充地说道:“我看到先生身体这么好,还是很健康,心里真高兴呀。”师生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浓郁的师生之谊,像窗外的涛声,沉雄而绵长。

    对于中学时代的老师,陈景润同样是尊敬有加。1991年,陈景润的病情已经很严重,恰逢福建师大附中(英华中学是它的前身)举行0周年校庆。1981年,该校百年校庆,陈景润曾前来参加。这一回,不少人都劝他不要来了,写个贺信就行了。但对母校和老师的一片深情,促使陈景润执意带病从北京前往福州。为了防止意外,由昆和长期关心他的李尚杰书记一起陪同陈景润,在这年的国庆前夕顺利地抵达福州。

    师大附中的师生永远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目录 > 陈景润--第九章 情溢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