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陈景润--第九章 情溢寰中
会忘记这动人的一幕:10月2日上午,学校隆重举行建校0周年暨侯德榜塑像揭幕典礼,经历病魔长期痛苦折磨的陈景润按时到了学校,他不要别人搀扶,只让由昆在一旁适当照顾,笑吟吟地挥动右手,从容地跨进附中的校门,和其他远道而来的校友一起,穿过二三十米夹道欢迎的队伍。这对于他,谈何容易!他用信念支撑着已是僵直的病体,他用满腔深情谱写着尊师的新篇。到了主席台上,他被安排在前排就坐,他说话已经十分困难,但面对热情洋溢的母校师生,还是情不自禁地用模糊不清的声音说道:“我很高兴,很高兴,今天又回来了!”掌声如雷,师生们听清陈景润的声音了,他连声地说:“谢谢,谢谢,大家好,大家好!”在欢腾的掌声中,由昆宣读了他的书面发言,这是陈景润留给母校的大海般的深情:“我会永远铭记老师的培养教育,希望老师们多多保重,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对于附中的同学,陈景润寄予厚望:“我衷心希望同学们牢记‘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为报效祖国而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只有祖国强盛起来,我们中国人才能真正顶天立地,还希望同学们能尊师爱校,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我的母校而自豪……”

    母校,恰似梦魂牵绕的故园,老师,更胜似骨肉相依的亲人。一泓碧水,辉映着陈景润尊敬老师的赤子之心;江山如画,镌刻着数学巨匠对老师的学子之情。

    师生之谊,地久天长。

    月是故乡明

    胪雷,陈景润的故乡,山水依旧。一脚踏进去,便仿佛踏入历史的深处。无数的传奇、轶事遗落在这里了。故乡的人民,把陈景润视为他们的骄傲和自豪。沿着小店如须的老街寻觅,经常可以遇到普通的百姓,拈出一串关于这位数学奇才的故事。

    陈景润的生命,已经化为胪雷的一草一木,陈景润的精神,已经幻出了这片文化沉淀不凡土地上的不断演绎而出的新篇。尽管,这里已经很难找到陈景润的直系亲属,陈景润家的两间老屋也已是空无一物,然而,你只需到这里走一走,几乎处处都可以感受到陈景润那质朴的身影,那谦和的微笑,和一个远方游子对故梓的深沉眷恋之情。

    虽然,陈景润早年就离开故乡到外面求学,但他一直没有中断和故乡的血肉联系。一到假期,他爱回到这片纯朴的土地,家已迁往城中,老屋也租给他人开店了,他就住在村中小时候朋友的家里,同床共枕话桑麻,或者,到昔日熟悉的山坡、溪水中寻觅无尽的乐趣。

    陈氏祠堂,村中最宏伟的建筑,左厢房已经辟为陈景润的纪念室,那里陈列着关于陈景润的资料、照片、书信,详尽而条理有致。甚至包括陈景润去世时的数百份唁电、唁函,都保存得十分完整。不过,最让人心仪的,是保存在胪雷人民心中鲜活的回忆。

    这里文风很盛,许多农家子弟念书十分用功,然而,因为家境困难,影响了他们进一步的深造。村里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出面成立了“陈绍宽教育基金会”。他们的目标是:力争筹集到300万元的基金,解决全村青少年从小学到大学的上学经费问题。他们自然想到陈景润,请他兼任这个基金会的名誉会长。陈景润是从不当“官”的,得到来自家乡的邀请信,高兴得像个孩子,欣然允诺。并且,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他虽然盛名在外,但经济并不富裕,可还是立即从自己工资节省下来的钱中,取出1000元寄给故乡,作为他的一份心意。陈景润的行动鼓舞了许多人,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经过共同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筹到60多万元。村里使用这笔钱,是十分细心严谨的。每年要公开评选享受奖学金的学生,只有品学兼优家庭确实困难的青少年才有资格享受这一殊荣。一般是:考上本科大学的600元,专科大学的500元,中学400元,小学300元。个别特殊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目录 > 陈景润--第九章 情溢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