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百年遗德 似梅斯馨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最早、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位中央领导人;一九五三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九五四年最早提出同资本主义国家求同存异的方针;一九五七年周恩来在一次关于香港问题的重要讲话中,一定程度上已经作出了“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一九七三年周恩来第一个在外交会谈中赞许台湾省将高雄港作为自由港吸引外资的做法,因而产生了大陆办特区的动因,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周恩来“敢为人先”的睿智卓识和宏健胆魄。一九九零年十月,美中教育基金会主席约瑟夫·肯尼迪博士深情拜访了周恩来故居。他说:周恩来总理逝世时,联合国决定降半旗致哀。有个美国议员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非国家元首不可有这种规格的待遇。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满怀激情地说:“中国的周恩来先生,十九岁赴日本、西欧,他精通六国语言、七国文学,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智慧、风度无与伦比;他作为十亿人的大国总理,从事革命工作半个多世纪,一生奋斗,廉洁奉公,在国内外银行没有私人存款,他的胸怀品质,无与伦比;他与五四时期的结发之妻一生相爱,忠贞不贰,虽身居要职,没有子女,也始终未娶第二个女人,他的人格风范无与伦比。”驳得那位反对者哑口无言,继而也转变态度,连连点头。说到这里,肯尼迪博士在故居的题词簿上,用英文写下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在每千年中,就有一位伟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比如周恩来,他使得许多人从他的精神中获取了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有益于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将比世界上任何财富更为宝贵。”

    “梅花春来早,一蕊艳朝红。疏影花香雅,枝斜色正浓。年年到此地,岁岁拜周公。四海皆崇敬,游人意悉同。”诚然,每逢一月八日祭辰日或是三月五日诞辰日,为缅怀这位世纪伟人而慕名来到周恩来故居的国内外游客忒多,整个院落里比肩接踵,人流如潮。据故居管理处不完全统计,自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以来,前往周恩来故居悼念和瞻仰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及来自五大洲许多国家的外宾、华侨竟高达一千多万人次。周恩来以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光天烛地的楷模形象超越了不同国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底蕴,而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崇敬,这可谓中国近现代史上特有的“周恩来现象”。周恩来无论在生前或去世后,在国际或国内,不仅能赢得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最广泛、最深厚的爱戴,而且也赢得了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阶级、不同阵营中的一些人的深深赞许。蒋介石不但认为他是一个人才,而且为他不能为国民党所用而深深叹息;杜鲁门时代的国务卿艾奇逊称周恩来为“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外交家”。七十年代崛起的美国“最杰出的国务卿”、“超级外交明星”基辛格也称赞周恩来是在他打过交道的人中“最令人钦佩”的外国政治家。五十年代日内瓦会议上杜勒斯曾拒绝和周恩来握手,而七十年代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想到了这件事,便以历史的负债感,一下飞机就特意主动伸出手来走向他。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周恩来有着高尚的德操和渊深的学识,自然产生超凡的修养和绝佳的风度;横溢的才华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必然获得崇高的声誉和无比的景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由于周恩来二者兼备,所以才成为世界公认的德超于群、行高于众的非凡人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周恩来那无与伦比可慕而不可得的声望,无一不是个性完美的统一体。他宽宏而坚定,伟大不失平凡。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如此集道德、卓才、风度、魅力于一身,又是那么自然适度,浑若天成,酷似故居的这株梅花,绽苞在苍劲的枝干上,完美得体,幽香怡人,因而使得无数的向往者如流云集。日本名古屋同朋高等学校音乐科讲师浅井加叶子女士就是这向往者中的一个典型。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百世丰碑简介 >百世丰碑目录 > 百年遗德 似梅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