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东瀛
歌曲伴随着电影的上映而深入人心。
邓丽君以成熟、娇柔的嗓音唱出了典型的琼瑶式爱情,细腻地表达出了爱情的坚贞。
随着邓丽君在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的成功,1975年她遂加盟香港宝丽多唱片公司。邓丽君的著名系列《岛国情歌》是在加盟香港宝丽多公司后出版的。
在宝丽多时期邓丽君的优秀作品多不胜数。1975年9月,邓丽君推出了《岛国之情歌》的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其中有她在日本的成名曲《空港》。这年的9月和10月邓丽君又到马来西亚巡回演唱;月则首次在香港电视台录制《邓丽君电视专辑》。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香港正流行着日本热。由于日系百货大举前进香港,服饰、漫画、歌曲、食物等,日式风格备受喜爱。街上的时装店里播放的音乐,很多是日本的流行歌曲。香港的音乐人士也不断前往日本进修,广告、时装、照片随处可见日本的影响。当时的日本正处于世界潮流的前端,地理位置远远近于纽约、伦敦的东京当然就成为获取尖端咨询的热门都市了。
邓丽君是成功进军日本的歌星,这让她的歌声负载有先进的意义。邓丽君原来在香港的崇高地位,如今更是无人能企及的了。
邓丽君是有感于个人在台港地区的唱腔和歌路成为套路的情况下,远赴日本学艺提高的。她那种独特的中国民谣式的唱腔,因为受限于台港音乐创作人的曲风,虽然大受华人欢迎,却始终有唱尽和落俗的趋势。因此邓丽君在长时间到日本发展后,她的歌艺迅速提高,同时也开始将日本的流行音乐引进台港,从而拓宽自己歌路。另外,她也开始大批选唱日本创作者的作品,逐渐将日式曲风引入国语流行歌坛。
1976年的3月27日,邓丽君第一次在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
邓丽君来港的首场个人演唱会演出地点安排在利舞台(Lee ter)。利舞台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登台演出的地点。位于香港岛铜锣湾波斯富街的利舞台是1920年由香港著名富豪鸦片大王利希慎出资兴建的。这座剧院修建前后历时五年,外形仿照英国伦敦派提蒙戏剧院,内部则是雕梁画栋,全然是中国风格的建筑设计。直到20世纪70年代,即在邓丽君到来的前50年里,利舞台一直是香港最豪华、最气派的表演场所。粤剧名伶马师曾、薛觉先、芳艳芬以及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港演出都选择在利舞台。芳龄不过23岁的邓丽君首场个人演唱会就在利舞台,可见当时邓丽君在香港歌坛的地位。以后,邓丽君到香港演出,当然选择的表演场地就是利舞台了。
已接受日本演艺界三年洗礼的邓丽君,没有辜负香港人的厚爱。她把比较现代的表演方式带到了华人世界。中国现代流行音乐虽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与西方或者邻近的日本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尤其是在表演方式上。台港的演出形式仍然专注在艺人本身的歌唱技巧上,非常注重个人的演唱特色,而忽视整体的舞台效果。在舞台表演上,即使有舞群,也只是点缀性质的,乐队更只是单纯的伴奏角色。邓丽君将全新的舞台表演模式带回了香港,特别邀请日本20人的大乐队担任伴奏;同时也带来了专属舞群。
花开几多邓丽君在利舞台举办了三场大型演唱会。一连好多天,演唱会场场爆满,会场门前站满了等待买退票的年轻人。在演唱会上,邓丽君亲切随和,她时而与歌迷交谈几句,时而带动听众和她一起演唱,时而走入观众席上,和他们亲切握手。“只要你们不觉得疲劳,我唱一夜都没有关系的。”她或用国语、或用粤语、或用日语、或用英语唱着,还在演唱期间展露了一段“横簧演奏”,赢得了满堂彩。多才多艺的邓丽君凭着那份聪明和勤奋,只在日本学了两个月横簧,就上台表演了。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