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渠,从周恩来故居门前流过
放着几件旧衣、几枚坠齿和一束头发。发肤受之父母又还之父母,关天培以此明志,表示自己不负国家和母嘱的决心。关天培殉国后归葬淮安。家乡也为他建了祠。祠内的楹联为林则徐亲撰:“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还有汉赋名家、《七发》的作者枚乘、写作神话小说的文学巨匠吴承恩……家乡这些熠熠闪光的历史名人、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他们在人生之旅上留下的光辉足迹,使周恩来的思想得到升华,视野得到开阔,观察社会和认识人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正是这片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才孕育和诞生了一代伟人周恩来。
故居的中院里,有一口普通的水井。石刻的井栏,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印痕。在会见家乡的同志时,周恩来回忆说:“我们那里地下水位很高,只要一托长绳子,就能打起井里的水。”这井水,映照过周恩来同志提水的情景,印下了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的身影。俯视井水,平明如镜,清澈见底。在井旁不远的厨房门前,有一小小的菜畦。当年,在乳母蒋妈妈的侍弄下,四季常青,菜蔬不断。春天有黑菜、青蒜,夏天长茄子、辣椒,秋天栽黄芽菜,冬天是菠菜。他经常和蒋妈妈在一起,看种菜,学浇园。一年深秋,家里烧南瓜吃,饭后,他学着蒋妈妈的样子,悄悄埋下几颗南瓜子,天天浇水,日日看望,但一连好几天也不见瓜秧出土。扒开一看,种子已经变黑。蒋妈妈告诉他,春天下种,才可以出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种子不出?因为下种的季节不对。蒋妈妈使他明白了种庄稼的道理。他常帮蒋妈妈提水,不管是烈日当空的盛夏酷暑,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他两道浓眉蹙在一起,牙关咬得紧紧的,瘦削的双颊上滚动着一串串汗珠,倔强地提着水桶,跟着蒋妈妈,在砖铺的小道上一步一步地走向厨房,走向菜园……他深爱自己的乳母。乳母没有文化,丈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裁缝兼轿夫。九岁那年,生母和嗣母相继去世。眼见十岁儿童扮演起“当家人”的角色,善良的乳母常带他到广阔、宽厚的大自然中去,带他去乡下走亲戚。周恩来感受到乳母对他的爱。在南开读书时,乳母前往探望。他陪乳母住了四五天,让伯父送给乳母回程的路费。临行前,他还送给乳母一条毛巾、一只茶缸和一个瓷钵,也送给乳母一颗真诚的爱心。几十年后,已经担任国务院总理、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同志在接见家乡的负责同志时,仍然关心地问起蒋妈妈,深深地怀念着蒋妈妈。
遇有闲暇,童年时代的周恩来同志也会跨出宅院的大门,和小伙伴们相邀戏水,在文渠岸畔撒下欢乐的笑声。稍长,周恩来同志还常从门前登舟,南达雄踞城中的镇淮楼前。镇淮楼建于宋代,初为“谯楼”,上置两层楼房,高约十八米。周恩来同志常常登楼远眺,或者放上一只风筝,向遥远的天际,寄去童年时代的憧憬。登舟北行,折西可抵唐代建造的文通塔下。屹立于城西北隅的文通塔七层八角,高十三丈三尺。两个母亲相继去世后,家境更加困窘。年仅十岁的周恩来同志经常走到当铺的高柜台下典当衣服,或是叩开有钱的亲戚的大门借债,也常常和穷苦的孩子结伴,来到文通塔下挖取野菜,品尝生活的艰辛。
童年周恩来还常常沿着东去的文渠走出城外。两个妈妈去世后,窘迫的生计逼得他早早辍学,是表舅龚荫荪帮助他摆脱困境重新获得上学的机会。龚荫荪家住淮安城内东岳庙附近,其母和周恩来的外婆是姨姐妹,因此周恩来管他叫表舅。他思想进步,带头剪辫子,不准女儿缠足,不信鬼神,主张男女平等……是一个革新派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龚荫荪曾到过日本,结识了不少同盟会成员。他变卖家产、经常奔走上海、苏州、南京一带,支援革命派人物的活动。龚荫荪对周恩来的天资和勤奋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