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周恩来的乡恋
阶拾级而上。
突然间,不知是谁嚷了起来:“周总理来了。”
曾树英急忙抬起头,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周总理陪外宾也来游中山陵了。
中山陵的游人一片欢腾。周总理也亲切地向人们微笑着,还不住挥起他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游人招手致意。
人们向周总理拥去。大概是曾树英一身苏北姑娘的打扮引起了周总理的注意,当她走近周总理的身旁时,总理那双充满智慧的目光突然停在她的身上,用不大的嗓音亲切地问:“今天休息吗?”
“不,我是从淮安来的。”曾树英怎么也想不到周总理会问她话,加之她到校上学时间还不长,竟激动、慌乱得语无伦次。
“淮安?!”周总理的一双大眼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连忙伸过手来,紧紧握住小曾姑娘的手,对身边的西哈努克亲王说:“真高兴,我在这里碰上了老乡。”接着,周总理又拉着她,把她介绍给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夫人莫尼克公主。曾树英红着脸,和两位贵宾一一握手。
“周总理遇到了老乡!”敏感的新闻记者们都知道,总理离家五十年了,还从未回家一次,今天意外地碰上老乡,大家都为他高兴,纷纷围了上来,听他们谈什么,还不时忙着记笔记。周总理立即对记者们说:“这个消息不要登报,也不要宣传。”说完,周总理就像对待一个久别重逢的老乡,拉着曾树英的手,一齐朝中山陵上登去,边走边和她拉起了家常。
“家乡的人现在生活好吗?”
“好,很好。”
“市场上有蔬菜供应吗?”
“有。”
“卖多少钱一斤?”
曾树英来自淮安淮城镇,在家靠父母,到校吃食堂。周总理问得这么仔细,竟使她无法回答:“我……不知道。”
周总理慈祥地看着曾树英,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们青年人要注意多关心社会上的事情,我像你这么大年龄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事就很关心了。”
曾树英一边点头,一边深深感到内疚。她心里默默地想:总理这么简单的问话,我怎么也答不上?周总理好像觉察到了姑娘的愧疚,就换了话题,问她家里还有哪些人,生活过得怎么样,还问她入党了没有。周总理就这样拉着曾树英的手边走边谈,一起登上中山陵,直到从祭堂里出来才松开。
周总理陪着外宾走了。曾树英目送着周总理走下台阶的背影,不由地落下两颗幸福的泪花……
一次偶然的路遇,一位普通的家乡姑娘,却引发了周恩来总理深沉的乡恋。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一九六五年七月。那天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访回国,途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来不及拂去旅途的风尘,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便匆匆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场,看望由内地支援新疆的青年。
中午,周总理,陈副总理和大家一起在兵团石河子招待所餐厅就餐。一位身穿白上装、蓝布裤的姑娘端菜走了进来,兵团领导指着姑娘说:“总理,这姑娘还是您的老乡呢!”
周总理望着站在面前的短发姑娘,慈祥地说:“好,今天老乡招待我,我一定要吃得更多些。”
吃好饭,周总理和招待所的服务员、厨房大师傅们握手道谢。走到刚才那位短发姑娘面前时,周总理亲切地抓住她的手问:“小姑娘,你的家是江苏什么地方的?”
“淮安的。”小姑娘仍然显得很腼腆。
“淮安的?!”周总理用力地摇着姑娘的手,显得十分高兴,“那更是老乡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正兰。”
“是木下加子李,正大光明的正,花木兰的兰?”
李正兰姑娘赧然地点了点头。
“你看,到底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