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走出书斋,叶企孙感受到了民众朴素爱国主义浪潮的伟力,这对他原本的精英爱国思想多少有些冲击。毫无疑问,梅贻琦、叶企孙、陈寅恪、吴宓等人都是爱国者,在他们心中,祖国的位置高于一切,甚至超越他们的生命。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文化和知识高度,对时局的分析、判断和着眼处自然与众不同。陈寅恪对蒋所领导的抗日救国充满怀疑,因此,他的结论是悲观的。他认为以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军备及经济实力,目前无法与日本人对抗,再者,“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如果贸然开战,结论则是战必败、败必亡,不如暂且“屈服”,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而教授中对国人的表现亦多有不满:“……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国人泄泄沓沓,隐忍苟活,屈辱退让,丝毫不图抵抗……”吴宓虽不同意陈寅恪的看法,但其情绪的基调也是悲观的,“按西洋古者如troy与carthage之亡,皆历久苦战,即中国宋、明之亡,争战支持,以及亡后图谋恢复之往迹,皆绝异中国今日之情形。中国之科学技术物质经济固不如人,而中国人之道德精神尤为卑下,此乃致命之伤……”(《吴宓日记》1936-1937卷,第169-170页)

    梅贻琦对南京政府的表现同样是忧虑和失望的。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蒋政权的“不抵抗”政策提出质疑和批评。在政府首鼠两端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所呈现的战争态式将变得极其复杂,因此,梅先生曾在就职仪式上说,“救国的方法极多,救国又不是一天的事”,以他的识见,战争将会长期开展下去,在持久战的前提下,科学技术往往会成为两国角力对决的制胜因素。而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全赖当今的大学,特别是清华大学这样的学府翘楚,应该负起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思路下,梅贻琦是不主张学生分散精力的,在他看来,让学生们丢掉书本的主张更是目光短浅。学潮学运固然有理,但他认为是小道理,这些对“东洋鬼子”来说只是毛毛雨,小打小闹,顶多是个皮外伤,而培养出科技人才,拥有国之利器,对敌人才是致命的,才是大道理。或许是因为身为校长,在对待学生直接参与抗日活动的事情上,与叶企孙比,他表现出严格的原则性。

    在自由思想氛围下的清华教授们,在抗日爱国这个问题上,多数是倾向“知”大于“行”的。但是,唯有叶企孙除外。事实证明,叶企孙是清华教授里的独行侠。

    叶企孙的思想有别于陈、吴,与梅也不尽相同。书斋里产生的思想多少是有些书卷气的,尽管梅、陈等均是一代哲人,识见远大,但终与民众隔得太远,少有叶企孙这样与社会和民众的接触,看问题有时难免会失之偏颇。陈寅恪对战争时局的悲观主义,对民众愚昧和麻木的成见,对科技经济的倚重和对国人的士气和精神力量的忽略等等,连吴宓也认为他“徒有退让屈辱”。实际上,这些偏颇之思多生于象牙塔内,倘若投身社会,亲身体验民众的情绪,很可能就会得到修正。梅贻琦主张老师学生“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但在“华北之大,已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国难时期,平心静气去读书是很难做到的。倘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就是吴宓所担心的,书读成了,但独缺少“中国精神”,缺少爱国的担当。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叶企孙才主张青年学生应该有组织地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但前提必须是以学习为主,不能让活动误了学习。他的这些做法,很有些当今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思。因此,相对梅贻琦来说,他多了些灵活;在学生那里,他多了些通融;相对吴宓和陈寅恪来说,他少了些书卷气,多了些“人民性”。由于他接触社会较多,常结交下层民众,思想感情渐渐发生变化,比起深居大学校园不外出走动的教授们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