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朝天。给乔冠华打电话无望,赵九章又想起了他的助手钱骥,他担心钱骥也会遭受和他一样的命运,如果那样,人造卫星的事怎么办?

    赵九章失眠了。

    为了了解人造卫星的进展情况,赵九章想尽一切办法与钱骥联络。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赵九章托人将早已写好的一张字条带给钱骥。怕钱骥因此受牵连,赵九章不得不使用德文。

    字条带出后,期盼成了赵九章每天最重要的功课。除了被造反派揪斗没有选择的权利外,他天天守在自己的家里,等啊,盼啊,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人造卫星的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消息。不久,他又被关进牛棚。强制性劳动改造的强度很快将赵九章残存的一点幻想打碎了。那是怎样一种改造啊,一位60岁的老人,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接受批斗。红卫兵批累了,就让赵九章写交代材料。

    长期的体力消耗和营养不良,使赵九章的身体极度虚弱。每天晚上,他的腰因为极度疼痛,不能平躺在床上,更不用说翻一下身了。看着被折磨得几乎脱了相的丈夫,赵九章的妻子心如刀割。但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每晚等丈夫接受批斗回来,想办法给他按摩、推拿,或者用药草为他熏炙,每次都是泪水和着汗水流。尽管如此,赵九章对于科学的痴迷还没有停止。1968年的一天,当他获悉中国将有日全食出现时,竟拖着自己的病体跑到当时的革命委员会,建议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前去进行观测。可以想见当时赵九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对于科学,赵九章是绝对的圣徒;但对于政治,他却茫然不知所措。这一点,像极了他的老师叶企孙。

    生性乐观的赵九章具有九死不悔的生命意志,更何况还有他心爱的卫星事业,按理他是绝不会走轻生的道路的。但是,1968年6月8日这一天,因为一个人的死亡,他的生命意志被摧毁,他的人生之路陡然变窄!这个人是姚桐斌。

    姚桐斌,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

    记得姚桐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回国不是为了名誉地位,而是要和大家为中国的火箭上天贡献力量。”的确,姚桐斌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我国的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黏性、流动性的研究贡献是有目共睹的。1962年,他组织制订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竟达五百多项。他还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钎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1968年的6月8日,却遭到了造反派令人发指的残害!

    那天,姚桐斌本来是可以不去上班的。这些天,研究所里造反派闹得很厉害。但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姚桐斌还是去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听说他家住的那片地方形势紧张,许多造反派到处打砸抢闹事。姚桐斌惦记着家里小女儿,不听同事们的劝告便兀自回家去了。

    刚一到家,还未等和女儿说上话,几个造反派便跟着姚桐斌的脚步闯了进来,架着他就往外拖。姚桐斌不服,说他们这是私闯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