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会合到分离
上山打粮”为名,随党中央一道北上。
出发时,毛泽东率部在前,彭德怀率部在后掩护。张闻天也策马前后照应,亲自向干部讲明当时危险处境,还与彭德怀一起布置三军团部队在山上警戒。刘英:《难忘的三百六十九天》,《瞭望》周刊1986年第40—45期连载。
9月10日当天,张闻天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到达阿西,立即以中央政治局名义致电陈昌浩等下达指令,指出:张国焘电令你们南下,显系违背中央累次之决定及电文。中央为不失时机地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已令一方面军主力向罗达、拉界前进。四军、三十军归你们指挥,应于日内尾一、三军后前进。并郑重声明:“本指令因张总政治委员不能实行政治委员之责任,违背中央战略方针,中央为贯彻自己之决定,特直接指令前敌指挥员(党员)及其政委并责成实现之。”并通知他们,“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挥。”同时,张闻天等以中央名义致电张国焘,申明:“阅致徐、陈调右路军南下电令,中央认为完全不适宜的。”指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才是出路”,“中央认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右路军应立即北上。”
与此同时,9月10日在阿西,发布了毛泽东写的《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指出:“自从我们翻过了雪山,通过了草地之后,我们一到包座,即打胜了仗,消灭了白匪军49D49D,即在包座被红军歼灭的胡宗南的第49师。D,英文Division的缩写。目前的形势是完全有利于我们,我们应该根据党中央正确的战略方针,继续北进,大量消灭蒋介石、胡宗南的部队,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告同志书》指明了南下方针的危害,对其断然予以否定:“南下是草地、雪山、老林,南下人口稀少,粮食缺乏,南下是少数民族的地区,红军只有减员,没有补充,敌人在那里的堡垒线已经完成,我们无法突破。南下不能到四川去,南下只能到西藏、西康,南下只能是挨冻挨饿,白白的牺牲生命,对革命没有一点利益。对于红军,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下是绝路。”《告同志书》号召:“应该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去。”
作为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在危急关头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等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同志团结一致,密切配合,使党和红军又一次脱离了生死攸关的险境。
俄界会议
9月12日,张闻天在俄界(今甘肃省迭部县高吉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讨论张国焘的分裂错误和红军今后的行动方针。
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回顾了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就战略方针进行争论的过程。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背靠一个可靠的地区是对的,但不应靠前面没有出路、后面没有战略退路、没有粮食、没有群众的地方。“所以,我们应到甘肃才对,张国焘抵抗中央决议是不对的。”毛泽东在俄界会议上的报告记录,转引自《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页。他明确指出:现在我们不应依靠共同北上,而应该单独北上。
毛泽东作报告以后,彭德怀作了改变军队编制等问题的报告。
在与会者充分开展讨论后张闻天作总结性发言,对毛泽东的报告作了补充和发挥。张闻天在俄界会议的发言,以《关于张国焘的错误》为题收入《张闻天选集》。以下引文见该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61页。
关于同张国焘斗争的性质,张闻天明确指出:“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中央的路线,一条是右倾的军阀主义——张国焘主义。”张闻天分析了张国焘的军阀主义路线形成的过程,并着重指出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