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主管宣传和干部教育
省委要做好沿途的招待工作。李华生:《回忆张闻天同志在陕北的革命业绩》,见《回忆张闻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大批革命知识青年来到延安,亟待培养训练,使他们成为党和红军的干部。党中央立即采取措施,将“红大”改名为“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扩大招生。1937年1月开学的抗大第二期,就招收了609名知识青年。以后逐期增加,第三期(1937年8月—1938年4月前后)招收知识青年616人,第四期(1938年4月—12月)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以及海外华侨和国际青年共4655人。张闻天亲自为抗大第二期第一队学员(大多是红军的军、师、团级干部)讲授《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并组织编写了教材。在抗大第三期同学毕业的时候,张闻天作了《论待人接物问题》的讲演。

    “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爆发后,在洛川会议上,张闻天在讲话中谈到教育问题。针对国民党不让创办“陕北大学”,他指出,“学校仍然要办,弄得精点”。他还肯定“抗大这期是有成绩的”,同时指出,我们的组织工作还差,政治工作还不够,要提高教员的积极性。据会议记录。在1937年十二月会议上,张闻天作政治报告,提出要“扩大与加强抗大,培养大批军政干部,到处派人去”。认为“在统一战线中更要提高马列共产主义教育,特别加强党校工作,培养能够深入群众的干部,能够应付统一战线局面的干部,使干部适应于新的条件”。据会议记录。

    1937年秋冬至1938年春,经党中央决定,又先后创办了“陕北公学”、安吴堡(在陕西泾阳县云阳镇北)“战时青年训练班”和“鲁迅艺术学院”。对于这些学校,张闻天也很关心。张闻天虽然不是“鲁艺”的发起人,但在“鲁艺”创办之前,毛泽东曾与张闻天商讨,“鲁艺”的教育方针曾经过中央书记处讨论。“鲁艺”创办后,张闻天于1938年4月20日为鲁艺成立纪念特刊题词:“认识大时代,描写大时代,在大时代中生活奋斗,站在大时代的前卫为大时代服务——这就是现代文艺家的使命。”张闻天应邀到陕北公学讲演,他的影响深广的《论青年的修养》就是这次讲演的记录。张闻天还亲自过问过“安吴堡青训班”逮捕宣传托洛茨基派观点的学员的事。他致电青训班负责人说,青训班办在国民党统治区,这是由于西安事变时形成的特殊的历史条件,国民党正在想种种办法要取缔青训班,现在并非政权机关的青训班竟然逮捕人,这正好给国民党一个借口,因此必须坚决纠正这个错误,立即把人释放。据胡乔木:《回忆张闻天同志》,《回忆张闻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关于“西安事变时形成的特殊的历史条件”,胡乔木文中有以下说明:“那时红军驻在泾阳、三原等地,红军开往山西抗日前线后,除为便于在西安、延安之间的运输、交通和其他联络,在由三原到洛川等县城设联络站以外,还曾在泾阳县属的云阳镇设有留守处,在安吴堡也曾有伤员留驻,两处都在三原以西不远的地方。”

    为了适应抗战新形势,中共中央在不长的时间里恢复和创办了培养党、政、军干部的党校、抗大、陕公等学校,甚至还办起了专门造就文艺人才的“鲁艺”,延安的干部教育事业发展是迅速的;从斗争中学习,在实际中锻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干部,使他们掌握新政策,适合新要求,干部教育的方针是明确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全党同志越来越了解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正如毛泽东所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简介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目录 > 第十六章 主管宣传和干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