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共和国领袖的粮食梦
不能幸免。

    河北省邢台县孟家庄村社员“自动”拿出大锅、水缸等用具550多件,有45户社员把2700斤粗粮和副食品“送”给食堂,过上了男女老少吃食堂的“集体生活”。

    公共食堂实行粮食供给制,也是中国最典型的“大锅饭”。在这里,“粮食供给食堂化,肚子再大也不怕”,不管劳动力好坏,一样吃饱喝足,“有福同享”,人们“放开肚子吃饱饭”,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吃,食堂“流水席”,保证让社员来了就吃,吃了就走。在个别地方,开办食堂之初没有计划,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吃饭不要钱,结果终日在田头忙碌而又过惯精打细算小家子生活的老农们也开始有了几分狡黠。他们不时走亲访友,走到哪吃到哪。为了体现集体食堂的优越性,有的地方还要求食堂半个月不重样,早晚两个菜,中午4个菜,吃多少添多少,其浪费程度可想而知。有个食堂统计,平均每人每次吃菜3斤,吃粮食2.5斤。一时间,农村大地,到处是杀猪、杀鸡忙个不停。当时许多农民把这种生活编成小调哼唱:“全村吃饭到食堂,花样多种美味香,七天生活一改善,过年过节宰猪羊。”

    梦幻成了人们前进的灯塔,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精髓,被粗俗地图解成一幅全民齐吃“大锅饭”的小农理想仙境。

    那么,中国人是否就真的通过公共食堂,一步跨入了共产主义的天堂呢?我们不妨看看号称中国共产主义试点徐水县的情况。

    毛主席视察徐水县后,给徐水县特别大的鼓励,他们决定再次在全国带头,进行共产主义试点。

    按照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就是把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统统改成全民所有制,一切财产归集体所有。全县所有的土房和破旧砖房全部拆掉,让社员去住居民点,以达到乡村城市化的目的。老人都住进幸福院,幼儿都进了幼儿园,鸡、鸭、猪和树木都是公家的,甚至连箱箱柜柜都归公有了。砸了锅炼铁,户户家里不冒烟,都去吃食堂。

    老百姓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便是:除了一双筷子、一只碗是个人的,其余都是公家的。他们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推理: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就是一切归公。

    我们不知道这是人的愚昧,还是共产主义的悲哀。

    为了显示这种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县委宣布,社员食堂:“从现在开始,吃饭不要钱,敞开肚皮吃饱”,之后,一些对外营业的饭馆也不收钱了。钱,就像废纸一样不值“钱”了。

    但没有钱,不用钱的日子很快就被吃垮了。

    由于吃饭没有计划,大家敞开肚皮吃,加上浪费严重,很快,食堂的粮食就不够吃了,但为了体现这种“共产主义”形式的优越性,他们继续硬撑着,开始是寅吃卯粮,以后则逐渐减少供应量,降低伙食标准。

    但徐水仍然名声在外,仍然作为中国共产主义的试点受到全国广大农村的膜拜,不仅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徐水的作法,而且也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士前来参观“取经”。据统计,从1958年3月到10月30日,徐水就接待了40多个国家的930多位外宾。其中既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也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他们都想看看中国的大跃进和共产主义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真理报》驻北京记者参观了徐水,伸出了毛绒绒的大拇指,并将徐水的“共产主义热潮”发回了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国内。

    赫鲁晓夫知道后,马上让塔斯社记者来中国再作一次详细采访。

    等塔斯社记者来到徐水时,徐水的“共产主义”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食堂里已很少有存粮了。因此,等他在徐水吃住了几天后,他得出了一个令中国人非常不满的结论:“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还不如苏联的土豆烧牛肉。”

    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简介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目录 > 二、共和国领袖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