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填饱12亿人的肚子要多少粮食?
消费极不平衡,占总数90%的贫农、雇农和城市广大工人、市民陷入贫困状态,食不果腹,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以至当时饥民遍地,饿殍载道。不少西方人士为此断言:新中国将由于解决不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而垮台。

    毛泽东,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深知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对于一个新诞生的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他不仅把“以粮为纲”写进农业发展的总政策,而且还具体制定了“水、肥、土、种、密、保、管、工”的粮食生产“八字方针”。他以一个伟人的气魄和胸怀,带领全国亿万人民兴水利,造梯田,垦荒地,改造山河,“深挖洞,广积粮”……作为共和国的第一任领袖,他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虽然其中有许多曲折,有许多坎坷,但从此以后,除1959年至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出现过一次粮食危机外,中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饥荒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至少有饭吃了。

    从粮食的人均占有情况看,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936年的水平,达到16392万吨,人均占有粮食275公斤,比1949年增加了66公斤。

    这是一次最大的飞跃,是从饥荒向温饱的一次大的跨越。

    遗憾的是,信奉“人多力量大,热气高”的共和国领袖却忽略了人口发展的副作用。以至以后20多年,虽然我国的粮食总产、单产年年增长,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却一直在300公斤左右徘徊。1965年为268公斤,1978年为316公斤。29年中,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107公斤,平均每年仅3.9公斤。

    1979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又出现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42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26公斤。以后几年有所回落,1984年再创高峰,全国粮食总产突破40000万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2公斤,创解放以来的最高记录。

    以后的10年,粮食总产、单产仍然不断提高,但增长的部分全部被增长的人口抵消了。以至1997年我国粮食总产以49250万吨成为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时,人均粮食占有量却仍只有398.5公斤,与1994年相比仅增加了6.5公斤。

    49年时间,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耗尽了心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虽然粮食总产增长了近4倍,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却只增长了1.8倍,仅只恢复性地达到清代的水平。据统计,战国末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60公斤,唐朝达到628公斤,宋朝579公斤,明朝559公斤,清朝中叶314公斤。当然,在封建统治社会里,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远不能说明中国人的粮食消费。因为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使大量的耕地掌握在少数地主、富农手里,相应的绝大部分粮食也被控制在他们手里,因此,农民、市民、工人真正的粮食占有量少得可怜,基本处于饥饿状态。这便是诗人描述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现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采取的是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粮食的占有与消费全国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基本平衡。换句话说,目前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实际上也是“人人占有”;人均消费基本上也是“人人消费”。这就是我国为什么人均粮食占有量不高,但却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实质原因。

    虽然如此,我国目前粮食占有量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近50年里,我们作了种种努力,我们仅在1996年刚刚突破人均400公斤的水平,而这是一个国家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线。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甚至超过1000公斤,达到“过剩”的状态。像美国,早在80年代末期就达到1500公斤,加拿大是1997公斤,澳大利亚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简介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目录 > 一、填饱12亿人的肚子要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