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今夜无人入眠
侨死伤无数。房屋被烧十之有九,就连中国驻汉城领事馆也被暴乱分子捣毁了。
在日本国内,主张对中国强硬的论调则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趋势。仅仅三年前,日本在野反对党还因为田中内阁“支持”暗杀张作霖而大吵大闹,三年后,他们已经改弦更张,与时俱进地跟上了潮流,转而猛批若榇内阁对中国执行的是“软弱外交”政策。
政友会老大森恪还组了一个代表团,由他亲自带队,到东北和朝鲜兜了一圈,回来后便在国内大造舆论,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万宝山事件”不能就这么完,一定得把失去的场子给找回来。
大家都这么革命,贵为首相的若榇想想再不表现一下,又得因为“落后”而被炒鱿鱼了,于是赶紧也站出来,捋袖子,伸胳膊,秀肌肉,哭着喊着要跟森老大比“强硬”。
军部和关东军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注视着所发生的一切。在他们眼里,政府不管如何表现,始终都是四个字:软弱无能。
只有他们手中的刀把子,能证明一切。
三姓家奴石友三
东北危机四伏,但年轻的少帅在关内还有更让他烦心的事情。
他此时一门心思要对付的,是帐下的三姓家奴——倒戈界的后起之秀石友三。
中原大战后期,石友三来了一把“识时务者为俊杰”,“及时”投靠了从关外过来的张学良。
但是没过多久,老毛病又犯了。
因为汪精卫的“广州国民政府”来招贤了。
汪精卫不是通电下野了吗?
没错。不过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民国前后的政治气候就是如此,对于吃政治饭的人们来说,下野快,上台比这还快。
而且这一回,老汪打的旗号不是为自己,是为“朋友”申冤来了。
朋友者,党内元老胡汉民是也。
事实上,汪精卫和胡汉民虽然同殿称臣,资历也相差不多,但并不是什么“朋友”。岂止不是朋友,关系还很差。
想当初老蒋羽翼未丰时,搞“宁汉分立”,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和中央(“伪政府和中央”的始作俑者就是老蒋本人),非要与武汉汪精卫主持的“正宗老字号”分庭抗礼不可。
招牌是挂起来了,但缺少重量级人物帮着吆喝。
在这种情况下,老蒋便请来了这位因涉嫌刺廖案而被迫寓居沪上的胡汉民,让他做自己的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也知恩图报,屡屡在关键时候帮上老蒋大忙。
早年间,老蒋虽然在军事上咄咄逼人,可是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及影响力却远远不如汪精卫和胡汉民。在当时大多数的国民党人心目中,后两人的牌子就是叫得响,甚至有“无粤人汪、胡即不成党”的说法(汪胡二人均为广东人)。
对于当时的老蒋来说,拉上胡汉民还不光是撑撑门面的问题。在国民党号称“以党治国”的背景下,老胡一直是蒋介石身边不可或缺的帮手,如果没有他,蒋在政治上是很难与汪进行抗衡的。
曾几何时,蒋胡的关系可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
然而,人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老蒋也是如此。
自取得中原大战的完胜战绩后,这位三军统帅开始变得飞扬跋扈,俨然唯我独尊,渐渐地连有贡献的“老前辈”都不放在眼里了。他要党政军一把抓,除了管军事,还要管党政,而这却是他多年的“老搭档”胡汉民所不愿意放手的。
这位老胡能力很强,给蒋介石办事也确实很是卖力。据说,他给老蒋办党政的时候,一般早上四点半就起床了,然后一直折腾到晚上十一点才肯熄灯睡觉,远远超过了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简直比工蚁还工蚁。
苦吗?很苦。可老头子乐意。他没别的嗜好,就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