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参加了第一线的劳动,那就是要奋不顾身地干,就是一个字——‘干’,就是把‘干’字放在当头,能干的事我们就干,需要我们干的我们就干,需要我们怎么样干我们就怎么样干,所以我感到它是‘干’字当头,并没有什么其他想法,也没有想争个名,争个利,根本没有这个想法,非常单纯,(就是想)把大寨恢复了以后,我们能吃饱肚子,能穿上衣服,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时想社会主义就是这样,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

    青春岁月中的郭凤莲有一个外号,叫“大寨的刘三姐”。如今,已无人知晓是谁给她取的绰号。那时候,她虽然不知苦、不知累地干活,却也和现在的少女一样爱唱爱跳。

    那是一个充满了单纯的激情与快乐的年代。繁忙的劳动、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泯灭少女们的爱美之心。那个年代提倡“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革命化,要求女孩子们穿军装、理到耳根的解放头。郭凤莲却悄悄保留了自己对美的理解。白天,她穿着军装去劳动,晚上会悄悄地在家里穿着红衣服照镜子,甚至她的长辫子也不是自愿剪的。

    有一次,郭凤莲参加民兵集训,一天睡觉起来以后,发现辫子突然掉下来一把,郭凤莲大吃一惊,不知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和她同住的另一个女民兵,觉得郭凤莲的辫子不够“飒爽英姿”,于是趁夜里把郭凤莲露在外面的辫子剪掉一股。郭凤莲一看只剩下2/3,实在太难看,只好全部剪到耳根。后来,“铁姑娘”们都剪了辫子。

    1966年春,年届20的郭凤莲面临着人生的一个大关头,因为她的年龄在当时已经可以当母亲了,但她没想到自己的婚姻问题居然摆上了大寨村党支部的会议桌,而且是连开三次会讨论她的恋爱结婚事宜。

    此时的郭凤莲和“铁姑娘”队已经名声在外,有了许多追求者。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当“铁姑娘”队长、团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等一个个光环落在郭凤莲身上的时候,这些给了她荣耀,也在她身上套上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摆脱的责任。无论是大寨还是陈永贵,普遍都不愿意郭凤莲嫁出去,希望她留在大寨,培养一个人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郭凤莲对大寨的小伙子们没有产生特别的感觉,她甚至想着也许会在大寨以外碰到一个可心的年轻人,并愿意到大寨当上门女婿。但是陈永贵没有松这个口,而是明确表态,郭凤莲应该带头在大寨找对象。陈永贵还积极为郭凤莲张罗对象,最后他敲定的“最佳人选”是原来在大寨放羊,后来参军入伍的贾富元。

    此后的一切让郭凤莲如坠梦中:明明是自己的事,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忙得不亦乐乎,而自己却动弹不得。当时为了做通郭凤莲的工作,大寨的领导们甚至跑到外村做她父亲和哥哥的工作,再让她父亲和哥哥来做她外祖母的工作。当全体人员一致表示同意的时候,一肚子不乐意的郭凤莲也没办法了。

    多年之后,郭凤莲对采访她的记者笑着说:“我跟我爱人的恋爱是一天半时间,两个人谈话是半天,第二天就订婚。”当时,她唯一能做的最后抵抗就是死活不在结婚证上签字。可她没料到,陈永贵居然乐呵呵地替两人把名字都签了。

    到了婚期,郭凤莲头一天回娘家,第二天再返回大寨,这就算是结婚了。陪嫁的东西就是个包袱,里面有自己缝的衣服、裤子,还有哥哥们花了2.8元买的一双鞋和几块布。所谓的婚宴就是买了点白面,做了点拉面,吃了点年糕,这便算是“大婚”告成。下午,郭凤莲就开始参加劳动——搬沙。

    第三天,爱人就回部队了,郭凤莲回父亲那儿去看了看,吃了点饺子就回大寨。整个结婚过程总共花了150块钱。据说主要是花在两个被面上了,一个被面是粉色,另一个是绿色,都是绸被面。爱人走了以后,郭凤莲越盖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穷山沟里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