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苦难
中国战俘照片时的心情。照片上,一群战俘打着白旗,日本人拿着枪对着他们。这些战俘裹着毛毯,神情沮丧,绝望、木然而自责地站着。被悲愤和屈辱笼罩的樊建川顿时产生了一种冲动,“我特别想进去跟他们站在一起,但是我进不去。我特别想跟他们站在一起,一起来受这种屈辱,一起被日军枪杀。”

    对抗战史非常熟悉的樊建川,自然知道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与日军的巨大差距。中国国力孱弱,军队装备窳劣,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没有大炮,甚至没有足够的弹药,士兵缺乏训练。与日军交战出现战俘,是必然的,而且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樊建川认为,当一个军人拼到弹尽粮绝的时候,当牺牲没有价值的时候,这个时候成为战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他已经尽到了军人的职责。樊建川把他们称为抗俘——被侵略军俘虏的抗日战士。

    樊建川开始研究抗俘问题。他发现,抗俘是长期以来被遗忘和埋没的一个群体,没有人知道到底有过多少抗俘。10万、100万,还是200万?樊建川沮丧地发现,他无法弄清这个问题。

    这些抗俘为国家牺牲了,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能精确地知道他们的人数,甚至没有给他们一个名分。樊建川认为,战俘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我们民族的战士。樊建川决定,他的博物馆必须建一座“抗俘馆”,提醒人们注意这段被掩埋的历史,和这些同样为中华民族作出牺牲的战士,他们的战士身份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记忆和怀念。

    樊建川请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程泰宁设计抗俘馆,在设计的时候,樊建川对外墙设计提出了不同方案。他希望表现出“抗俘”的历史内涵,这是房地产公司老总樊建川的第一次设计。抗俘馆的阴森高墙犹如监狱,馆内用温度、灯光、材料组合出了集中营的气氛。最后,程泰宁认可了樊建川的方案。

    走进馆内,抗俘的照片布满了由铅灰色的铁板建成的抗俘纪念馆,行走在弯曲狭窄的走廊上,感受着两侧战俘的照片投射下来的目光,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和铁板一样沉重的感觉。

    樊建川并不想太多地走进抗俘馆,实际上他进去了很多次,但是每次走出来樊建川都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每次进去,樊建川都能深深感受到他们想说的冤屈和遭遇。看到民族历史深处被割裂的伤口渗透出的鲜血,樊建川甚至无法解除这种痛苦。

    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抗俘馆是目前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专门为战争中的俘虏建造的博物馆。如今,由程泰宁院士设计的抗俘馆,已经获得中国建筑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奖——“梁思成建筑奖”。

    2006年,以色列驻华大使来到建川博物馆,当看到馆内如此众多的抗战文物竟然出自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收藏时,感慨万千。临别,他写下了这样一段留言: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苦难。

    樊建川还把从日本搜集到的老画册翻译整理,编成一本书,取名《抗俘》。2006年7月5日,《抗俘——中国抗日战俘写真》,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了首发仪式。这本“献给为国流血牺牲的抗俘同胞”的书,因为“视角独特”被学界评价为“填补了抗战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