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们在共同创造着一个辉煌的数字化时代。
这是一面奇特的大鼓,面积有873平方公里。敲击者是60万民众,不管男女老幼,任谁轻轻一击,便有鼓声生动而来;它更如一口黄钟大吕,每有急难险事,钟声响彻,便能不绝于耳,使人心灵震撼……
本文所说的新郑钟鼓,就是继漳州110之后又一闻名全国的创举河南省新郑市为民应急指挥中心。
1997年夏天,新郑大旱。一连百天,赤日炎炎,遍地流火,抗旱保秋成了新郑人的首要大事。
一天,新郑市委书记岳文海驱车去乡下检查抗旱情况。一行人来到八千乡。
八千乡位于城东10多里处,在全市14个乡镇中,这里属沙岗间洼区,土壤多为粉沙壤土和沙土,自然条件较差,但是,若干群一心,倾力抗旱,大秋仍然有望。
然而,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一片半人深的玉米地,本来应该是拔节吐穗的时候,现在却被烈日炙烤得黄自如纸,叶片枯焦,失去了生机。田间有三三两两的农民肩挑手荷着盛水用具,围着干枯的庄稼做着绝望的努力,像凝固在记忆深处的原始舞蹈。
岳文海急忙下车,三步两步来到田中。
咔巴一声,他折下一片庄稼叶,用手一捻,粉尘似的绿末从指间流出。他的眼睛湿润了。
老哥,你们咋还这样抗旱呀?唉,有啥法?逼得呗!
答话人不知来人是谁,说着说着激动起来:
正是用电抗旱的时候,偏偏村里的变压器坏了!为什么不赶快修?
咋没去呀,一连进城跑了8趟都没修好,8趟啊,时间都耽误进去了……
岳文海心里蓦然一沉。抗旱保秋是全市的头等大事,市委市政府早已三令五申命各部门全力保障,为什么还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人说,恁多部门管啥用?越多越抓摸不着。对老百姓来说,有灾有难的时候,只要有一个部门管用就谢天谢地啦……
岳文海无言以对。新郑市职能部门健全,全市干部数以千计,老百姓何以怨声载道?
一个市委书记无法面对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诘问,岳文海只得诺诺而退。
一行人在一片枯焦的玉米地里默默穿行,一如在死亡之海漂泊。满目净是冬天的色彩,就像季节走到了尽头。全市60万亩秋地受旱,34万亩旱情严重,其中11万亩濒临绝收。八千乡这个村庄仅仅因为一个变压器就使原本青茏的田野枯萎成伤心之地,眼看又要成为全市绝收单位中的一员。这是为什么?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新郑乃轩辕故里,是人文始祖黄帝出生的地方,也是华夏文明萌生的核心地带。从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周文化,这里都有丰富的文物遗存。新郑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博物馆。当历史轰然驶过时光之谷,都会毫无例外地在新郑的岩壁上留下各自的印痕。据史载,新郑是最早发明钟鼓的地方。《宋会要》曰:黄帝命伶伦与荣援,铸钟以调月律,令博钟是也,《吕氏春秋》也云:黄帝又命伶伦与荣援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黄帝内传》说: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里,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之后,钟鼓引入民间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进入朝廷则援为礼仪,更成为州府地方官员的办理公务的工具。自周以来,钟鼓之声飘荡唐宋元明清,就是民国,县衙内仍悬置大鼓,只要乡民敲响,县太爷就要迅即升堂问状。钟鼓之声,实际是民众的喉舌,是民众的呼声,是民众的呐喊。面对民众的呼喊,即使再慵懒的官也得急忙升堂问明事由处理公案。然而,这一简洁明快直截了当的官民接触形式却在近代渐渐消失,钟鼓之声渐渐喑哑了,它淹没在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