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的采油、地质及其他工种队伍,加上2000多名科学技术人员,参加这个大会战。
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抓石油工业建设上,仍带有军事战争的雄风。
为了配合大会战,中央决定从部队当年退伍战士中动员3万人交给石油部参加开发大庆油田。
当时王进喜还在祖国遥远的西部玉门,他那时已经在全国石油系统小有名气。1958年,他在全国石油现场会上,首先提出月上千,年上万,玉门关上立标杆的钻井目标。同年9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009米的最新纪录,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1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然而,这个西部工人没有想到,一场气吞万里的石油大会战,会使他蜚声全国,成为共和国史书上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王进喜随着大会战的号令来到了东北松辽平原。此时是1960年3月。
1960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为苦涩的一年。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也由于自然灾害和前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我国的国民经济自1960年发生严重困难。可以说,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几乎是饿着肚子来到大东北的。国内的大环境如此严酷,而东北松辽地区的小环境也同样糟糕。从部队转业的3万官兵加上各地汇聚而来的石油工人、科技人员共有4万人,在短短的三个月里,一下子集中到草原覆盖、沼泽遍地,仅有几万户人家的萨尔图地区,单是吃饭就成了天大的问题。这里一年之中,平均气温仅有3.4摄氏度,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零下4.9摄氏度以下,有6个月冻土深度达2米多。真是半年风雨,半年泥泞。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艰苦可想而知,没有住房,没有床铺,没有锅碗瓢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任风吹雨打。而生产方面也是一无所有,设备不足,配套不全,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开展工作,真是比登天还难!
但是,王进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造了人间奇迹历史曾这样记载:
1960年3月25日,王进喜一队乘坐的列车驶过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下午5点多钟抵达目的地萨尔图。
晚上,王进喜一队的37个人住在一间牛棚里。第二天清早,大家起来一看,人们身上帽子上结满了霜花,就连胡子上、眉毛上也全是冰霜。有人起床时不小心摔倒了,定睛一看,原来昨晚上大家就睡在冰上,那些冰全是牛群的杰作。就这样,王进喜们爬冰卧雪在大庆度过了第一个晚上。
王进喜是个急性子,来到大庆第二天,他们就恨不得竖井开钻。当他风风火火来到火车站,左等右等却不见自己队的钻机。没有钻机,就像战士没有武器,只能眼巴巴地看别人卸钻装机。队友们看等不到自己的钻机,便说,一路辗转,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咱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休息休息。王进喜却说:咱不等,也不回,你没看见车站来了这么多货,都是奔这大油田的。我看咱别管是谁家的东西,不是我们井队的,也是石油的,就不是石油的,也是国家的。现在车站卸货人手不够,咱得伸手,拿出点工人阶级主人翁的样子来。
一个义务装卸队就这样悄悄成立了。
干了一天两天,所等钻机还没来,于是又干了第三天第四天,直干到第六天头上,王进喜他们的钻机才到了萨尔图。
钻机来了,可钻机整整有60多吨重,要靠吊车吊拖拉机拉才能卸车。而这时吊车拖拉机只有几台,早已被别的井队排队号上了,要想卸车,又得等十天半月才行。
怎么办?
王进喜一甩膀子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没有吊车,咱就是肩扛手搬也要把它从火车上卸下来。咱就是只能干,不能等。有也上,没也上,天大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