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不平等的平等
每次用不同的语言、眼神和行动表现出来,谁会嫌多呢?

    女孩子们总问:“怎么才能找到好男人?”海蓝说:“好男人不是遇上的,是爱出来的。”我补充一句,“有什么样的女人,就吸引什么样的男人。”这世界没有人有义务保证你幸福,除非你自己创造幸福。我相信世界上有各种能量场,快乐、平静的女人能量高,就会吸引到好男人向她靠拢;哀伤、慌乱的女人能量低,好男人就会下意识地躲避。有趣的是人们常以为愤怒代表着很大的能量,但其实爱的能量远远大于它!那么幸福是否也像一棵树,因为枝繁叶茂,自然吸引纳凉的人们?

    说到树,我想起舒婷的诗《致橡树》,在我的学生时代那首诗就是我对爱情的意象:并肩站立共担风雨,相互欣赏却不攀附。后来,在台湾的阿里山,在英国的利兹庄园,我都见到了被称为爱情树的奇观:两棵独立的树渐渐靠拢,直到树干与树干相交,最终竟长到一处,撑起同一片树荫。这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如同真正能够相爱到合二为一的婚姻让人羡慕但毕竟是少数。对于更多的人,亲密关系五花八门:有相缠的,有相伴的,有寄生的,有竞争的。其实,承认各自的独立,尊重彼此的不同,找到适合双方的存在方式,可能好过以爱的名义控制和改变对方的企图。

    如果把夫妻比作两棵树,张欣和潘石屹绝对不是同一树种。一个是15岁留学英国,毕业后加入知名投行的海归;一个是来自甘肃天水,白手起家的土鳖。他们第一次在香港见面时是1994年,当时潘石屹穿着紫色西装打着大花领带,当张欣建议他可以选择休闲麻布服装时,他不屑一顾地说,麻布衣服,那是最穷的农民穿的衣服,太不高档了!潘石屹有关衣服的品味虽然落后,看人的眼光倒还不错。才认识了一个星期,老潘就对张欣说:“你也单身吧?那咱俩可以结婚。”他们真的很快结婚了,张欣也告别了她熟悉的海外生活,住到北京来与中国接轨了。这两根轨的尺寸差别真是有点大,在他们的记忆中,头几年是没完没了的观念冲突,芝麻大的事也从办公室吵到家里,几乎想分手了。张欣说她当时独自一人去英国旅行,一路上伤感自己连根拔起,又无法在新的土地上扎根,好像走进了死胡同。有一天在从郊区到伦敦的火车上,张欣给潘石屹打了一个电话说,与其执拗于谁的方法更好,不如自己申请下岗,放手让潘石屹先按他的方式管理公司。后来事实证明张欣的退一步真的带来了海阔天空,公司发展了,孩子也生了,他穿他的布底鞋,她做她的西餐,国内的市场环境进步了,经营理念上自然更容易沟通了。后来有了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也有了北京的新地标,由ZahaHadid设计的银河SOHO。而两人在宗教信仰上的认同更成为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足以抵御外界的风雨。回首往事,张欣还是更感恩那段最困难的日子,她在2012年11月的一篇微博里说:“每一次的考验都让我们的婚姻更稳固,让我们更珍惜这个家。”而潘石屹也写道:“在我摔倒的时候,张欣总是把我扶起。在我一生中有两个人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母亲和妻子。”或许,就像他们的好友洪晃所说,虽然两个人外表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骨子里是两个有激情改变世界的青年共同的愿景。也许平凡夫妻可望又可及的婚姻,不是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并蒂树,而是两棵本来独立的树,它们在地下的根已经悄悄地长在一处。

    情海风云变幻,谁敢保证永远?董洁与潘粤明2010年来到节目时是如胶似漆的一对儿!她骄傲地回顾自己操办婚礼的点点滴滴,他动情地述说遭遇车祸后妻子在病床前整夜守候。两年之后,两人离婚并公开相互指责。金童玉女的分手已让人惋惜,反目成仇更让人伤感。一段感情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何分手比如何开始更能影响它的品质。无论如何,请相信曾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幸福要回答简介 >幸福要回答目录 > 第二章:不平等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