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提问和回答自有妙招
既防止了丈夫病情的泄露,也让儿子知道了自己的冒失,可谓一箭双雕。
把正在谈论的话题向前引申一步,导致新话题的出现。例如:山东五音戏《王小赶脚》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二姑娘:你家都有什么人?
王小:我家就有一个病恹恹的老娘。
二姑娘:有做饭的没有?
王小:早先俺娘好好的,都是她老人家给我做饭;现如今她病了,我得自己生火做饭了。
二姑娘:唉!我是问你有了媳妇没有?
王小:光个老娘还养不了哩,人家谁跟咱?
二姑娘:我给你保个媒吧?
上面的话题转移过程是,由“家里有什么人”引申到“谁做饭”,进而引申到“有媳妇没有”,再引申到“给你保个媒”。话题的转换像一环连一环,自然连贯。
顾名思义,就是在交谈时故意不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而是转移到谈别的无关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交谈中,有些问题我们不便直接表态,想回避这类问题可又不想因为中断交谈而使对方尴尬。这时使用答非所问这个方法来转移话题就非常合适。例如:张科长和李科长喝酒,张科长喝醉了,说:“老李,你说,昨天陈部长批评我对不对?我为什么就不能长工资?他这是不是故意整我?”李科长说:“咱部里又出了一件事你知道不?小黄写农村党员思想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内部思想通讯》上发表了,还加了编者按……”在这里,李科长使用的就是“答非所问法”。
在交谈中,想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切不可一味地纠缠在原话题上,而应根据原话题的某一点,转移到对自己有利的另一个话题上。例如:某剧场服务员怀疑一个男青年没买票,说:“同志,请把票拿出来看一下。”男青年因服务员怀疑他而不满,一边拿出票,一边吵闹,训斥服务员。服务员赔礼道歉仍然止不住男青年吵闹。服务员严肃地说:“政府有明文规定,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你违犯了规定,请跟我出来一下。”话题一转,青年软了下来,乖乖地坐下看戏了。服务员也就坡下驴,教育他几句,就离开了。
日常用语中的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例如“老”字,仅《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有17种含义,以“老”字打头的词条148个,这就给岔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经婚姻介绍所介绍,一对大龄青年男女初次相见,介绍所的同志当场悄声地问男青年:“你看怎么样?”男青年冒失地大声说:“老点!”一下子使在场的人都陷入了难堪之中。但那个女青年谙熟谈话艺术,笑着说:“这位同志很坦率,第一次见面就说我老成,真难得!”难堪的局面打破了。这个女青年就是把年龄大的“老”改换为成熟有经验的“老”,利用一词多义,巧妙地岔开话题。
在农贸市场上,一个小伙子高声叫卖:“又长又嫩的蚕豆,快来买啊!”一个大娘看了一眼说:“你的蚕豆老了。”小伙子机灵地说:“大娘,你说对了,我的蚕豆老多了,种了一亩多地,长得很好,能收好几千斤,自家产的,你老要买,咱少算点钱,秤头高一点。”于是,大娘留住脚步,其他人也凑了过来。这个聪明的小伙子就是把与“嫩”相对的“老”,改换成表示“极”“很”等意思的“老”,并与“多”连在一起,变成了表示数量“老多老多”的意思,岔开了原来的对自己不利的话题,做活了生意。
日常用语里很多词所表达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限,常常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利用这种模糊性,就可以把话题中某些概念转换为与它相近的另一个概念,岔开原来的话题。1950年代,我国政府发表人在北京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和对外方针之后,请记者们提问题。一位西方记者站起来说:“请问发言人先生,中国可有妓女?”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