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一座城市的原罪
一周后,《温州日报》专门开辟“《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苦恼》引起的讨论”专栏。持续三个月,刊出“不能把‘苦恼’归咎于放宽经济政策”和“‘穷’是最大苦恼”等言辞犀利、内容振聋发聩的文章。

    改革是个大篮子,装得进农村联产承包,也盛得下在小镇、城市的夹缝里战战兢兢四处突击的个体经济。或许,两者不能齐头并进,但可以互相推动着跌跌撞撞前进。就像陈敬练提出“城镇出现‘夫妻店’、‘兄弟厂’,那么农村分田到户,‘父子队’、‘兄弟队’有何不可?”这是城镇个体经济带给的示范效应,给了陈敬练理直气壮的底气。而当温州农村改革因陈敬练一“闹”时,同样让城市里的个体经济暗自窃喜。

    有的历史回过头看不堪入目,有的却禁得起持久注视。很多温州人坚定地相信,“大讨论是‘温州模式’思想大发动的首个阶段”。蔡育麟在《为“温州模式”鼓与呼》一文中指出:“讨论进一步解放温州干部群众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它消除顾虑、纠正错误,从而为‘温州模式’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讨论让温州人搞经济的思想更活跃,步伐更激进,由此延伸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联产承包’、‘专业承包’乃至‘胆大包天’、‘无所不包’,道路越走越宽,赢得世人注目。”

    金融“擦边球”

    政策变得宽容,这是温州个体经济日子好过的信号。不过,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有明显感知金融改革变暖的迹象。初夏,中国首次农村金融改革,位列“温州模式”三大内容之一的浮动利率浮出水面。整个事件惊心动魄,但在温州政府与民间力量的齐心协力推动下,一步步成就温州成为中国首个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

    苍南金乡镇,明朝曾是抗倭的军事重镇,迄今已有600年历史。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就是从这座浙南小镇拉开帷幕的……

    1978年以前,外面各种政治、经济运动轰轰烈烈。在金乡,家家通过制售和外销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发家致富。1978年以后,金乡个体户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经济急剧发展,金融政策却严重滞后。

    保守的银行机构不可能给个体户发放贷款。个体户从银行贷款成功,需要等到1983年。那年,人民银行湖南省各基层单位,发放350多万元贷款,帮助近2000家个体工商业户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人民日报》有专题报道: 长沙王晓莉的皮鞋店,缺钱买原材料,银行贷款300元给予扶植。拿到贷款,她根据顾客需求专门加工商店买不到的异形鞋,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年营业额达2万余元。

    温州个体经济,除了提防阴晴不定的政策之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故事时常发生。融资困难导致民间高利贷风行。国家基准利率月息6厘,民间高达两三分。与此同时,金乡信用社承担农业贷款与农民生活贷款,连年亏损。信用社主任陈礼铨思忖破解之策,“以信用社名义提高利率,抢占民间借贷市场”。国家当时严格管制利率,浮动需国务院批准。私自调动,触犯政策红线,随时可能丢掉头顶“乌纱帽”。

    中国人从来不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智慧。而恰恰,中国的经济改革往往又是自上而下,因而制度的变革时常落后于现实的实践。

    于是乎,当政策尚未出台,一些人或企业就已然跃跃欲试,一步跨在改革的前列。就如民营企业,还没有民营企业之说时,一些企业搭起民营企业的台子,挂国营企业的牌子,绕道而行做自己的买卖。从今天法律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在空白处已然犯规,但放在当时或是胆识之举。

    利率浮动是绝对的禁区。试验之初,除了信用社3个人,陈礼铨连自己老婆都不敢告诉。他唯一的惊人之举是租下两间店面,将信用社迁到繁华地段。不敢大肆宣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海皆商机·温州人的创富史(1978-2010)简介 >四海皆商机·温州人的创富史(1978-2010)目录 > 第二章 一座城市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