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挣扎与伤痛
没有什么商品。

    现在,朝鲜政府抱定决心要改弦更张。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高规格地接见了来自温州的平民曾昌飚,微笑着接受了对方赠送的金蟾蜍。现场,曾昌飚对一名朝鲜官员说,“我会改变你们国家的经济”。后者瞪大了眼看着他,沉默不语。

    最终,曾昌飚获得平壤第一百货大楼10年的经营权以及5%的税收优惠。他投资5000万元,装修和改造百货大楼,并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反复讲起一个中国的古老故事: 一名老汉把一头牛拴在桩上喊,大家不用付钱就能牵走它了。所有人都不相信,最后有一个小孩真的把牛给牵走。很显然,他把自己比作“那个幸运的小孩”。他梦想着,以百货大楼为切入点,在朝鲜飞黄腾达。

    这年,法国影片《第13区》被引入中国。人们乐道于正义与黑暗的较量,以及主人公矫健的身手。许多人并不清楚,现实中的巴黎第13区是旅法华人聚集地,那里有欧洲极负盛名的唐人街。在法国,名声大噪的还有3区、4区的“温州街”——曾经是黑人和阿拉伯人的天下。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以惊奇的口吻说,人们有13亿条理由对温州人产生兴趣。

    引起外国人对温州人产生兴趣的最大理由是充斥全球市场的廉价产品以及它的扩张方式。对于后者,他们常常露出惊恐甚至鄙夷的神色;对于前者,外国人则既好奇又吃惊,他们搞不明白中国的产品为何那样便宜,而中国的工人们又如此好对付。那时候,800美元足以让一个农村男青年在鞋厂干上300小时,其间少有休息。在外国人看来,简直难以置信。

    多年后,一个被许多人引用的事例就发生在这年: 一个北京人专程跑到德国法兰克福彩尔街,想给上高中的孩子挑欧产的名牌球鞋,逛遍整条街的鞋店,竟然没有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球鞋。最后,他骄傲且无奈地说:“既然都是咱中国的,何必来做搬运工。”事实上,真正让国人扬眉吐气的是联想集团把IBM公司的PC业务收入囊中。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标志性事件。

    西方世界的普遍不满与恐慌随之而起。德国《明镜》周刊:“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是中国;像一只巨大的猩猩,吸尽西方国家工作位置的,也是中国!”毫无疑问,文章后半句在指责中国,不友好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安和焦躁的情绪。而情绪迅速转化成了行动。“中国制造”经历最猛烈的一波阻击。

    秋天,温州人陈九松到西班牙埃尔切,做鞋类贸易。按照当地法律,外国人没有“老板居留”,不能注册公司。灵活的陈九松用朋友的身份登记注册公司,打理生意,一面申请“老板居留”。没多久,他遇到反对华商潮流,莫名其妙成为受害者,一败涂地。事后总结,人们倾向于认为,陈九松个人经历并非偶然,而是温州人数十年疯狂扩张埋下的伏笔。

    说起来,温州鞋和西班牙间的瓜葛能追溯到20世纪末。

    最早进入西班牙的温州人远没有现在这么体面,他们多摆摊起家,被当地人鄙视。靠零售,慢慢攒下一笔小钱,之后想方设法巩固地盘,把生意做大。他们的确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第三方代理。

    联系国内厂家,寻找国外买家,赚取不多的差价,获取微薄利润。一双普通的温州鞋,经过汽车、轮船、关税等重重关卡,到达目的地,只卖5欧元;同类的西班牙鞋至少定价8欧元。更多时候,二者之间的差价高得离谱。

    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转行进入皮鞋设计制造领域,以工贸一体的方式生存。所有海外皮鞋商,没有谁能摆脱这样的发展路径。更多的温州人跑到海外,以同样的方式生存下来。

    温州商人的大量涌入直接导致仓储租金上扬。一位当地商人抱怨,“中国人再待下去三个月,我们都要关门”。可中国人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海皆商机·温州人的创富史(1978-2010)简介 >四海皆商机·温州人的创富史(1978-2010)目录 > 第二十二章 挣扎与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