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市场的恐慌与价值投资的契机
年年底的刺激经济的巨大努力,终将在今后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产生助推效应,使世界经济从大萧条的黑暗中慢慢爬升出来,最终在不断的量变中对世界经济产生极其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随着经济走势在世界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乃至全球逐渐明朗乐观起来,我们可以发现,从2010年股市低迷期开始,股市已暗流涌动,出现了一些微妙且积极的变化:在大盘指数不断下跌的熊市格局中,却不断有一些类股(医药、信息、科技、消费等)持续走红,它们走红的背后是各类投资主题从复苏到振兴再到景气,各路资金也从试探性入场到躁动,最后跑步进场的变化过程。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也出现了变化:两市新开账户不断增加,每周动辄有上十亿元资金流入股市,其中还不包括市场上可能正在被大盘的“牛市期待”重新启动的“睡眠账户”。在经历了长期熊市后,越来越多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在内的主流机构以及大部分散户,都开始对长线看好。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已不再像股市最坏时期那样大规模减仓,而是在不露声色地建仓、增仓或调仓。此外,包括保险资金、新发基金的增量资金也正在进入暗流涌动的股市。

    在对未来中国中长期经济走势普遍看好的预期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美元贬值的预期也形成广泛共识。于是,人民币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包括那些熊市时大规模撤退的国际游资又开始大规模集结,悄无声息地返回中国资本市场。纯粹从货币供应的角度看,最佳情况是人民币实际升值的幅度总是小于预期的幅度,而且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越长,因升值预期无法满足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就会越多,对于国内股价的上涨就越有利。

    保险资金、社保基金、汇金三大主力的进场成为市场可能反弹的风向标。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的超级主力之一,一贯以其先见之明为业内津津乐道。2010年5月,中国人寿开始申购基金和买入股票,而且疯狂地买入银行股,投入资金大约有200亿元。虽然,200亿元的规模与中国人寿上万亿元的资产总规模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当前沪市每日800亿元左右的成交额来说,它的进场规模确实不容小觑。同时,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等保险公司也都有试探性买入。

    与此同时,监管层面也传递出一些信息,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一些鼓励,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点是,上调保险资金时股票和基金投资比例的限制。按照保监会此前的规定,对股票和基金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公司总资产的20%,现拟上调到25%;对股票与股票型基金投资余额调整为20%,合计考虑,不再单独针对股票及股票型基金设限;单一股票的投资比例上限为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不超过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10%和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1%的,需另外报批;投资锁定期超过3个月的余额,不超过可投资股票资产的30%。对此,有分析人士预计,理论上至少将有4000亿元的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到股市。

    的确,随着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激增,保险资金的投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10年保险业情况通报会上指出,目前“预计有超过1.5万亿元保险资金需重新配置”。那么,监管部门在如今股市低迷的情况下放松了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闸门,不仅有利于减缓保险资金的投资压力,也为有些“疲软”的股市注入了新鲜血液。

    与金融资本进行趋势投资相比,产业资本一直被外界看做价值投资的典范。回看2004年和2008年资本市场低迷之际,正是产业资本大举入市“抄底”,二级市场进入波澜壮阔的上涨期之时。而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增持热潮”,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简介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目录 > 市场的恐慌与价值投资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