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觉醒:制造与创造
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因此,任何在这里获得顾客青睐的品牌,都有望成为全球品牌,我们需要在中国保持强势,但肯定会设法将品牌打到国外。”

    然而,尽管企业意识到发展品牌需要投资,仍有许多因素仍然让前路无比艰辛。

    中国的制造业很强大,但质量可能是个问题。在某些领域,中国消费者会购买在欧美可能被视为不可接受的产品。除了服装这种轻工业,连汽车这样的重工业也在深度觉醒中。

    很快,几家中国制造商宣布,计划从2008年开始向美欧出口汽车,希望复制某些汽车企业在本土市场获得的成功。然而当岁月临近,时光却不尽好。几家企业后来推迟了出口计划,因为它们仍在努力达到美国消费者所要求的可靠性。

    产品的问题是根基,在上层建筑层面,国际化最大的困境在于物色到能够领导国际营销的合适高管。曾经的一篇有关中国“人才大战”的报告中指出,在中国企业中负责管理的专业毕业生,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具备跨国公司所需的英语能力和团队工作技能。

    拥有国际背景的中国企业高管人员相对较少,对于设法在其中挑选人才的本土企业来说,与它们竞争的是日益增多的跨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想雇用同样的人才。

    在更宏伟的场景中,改革的路途,需要重新觉醒的因素更为庞杂。服装业的从业者们,也面临着伴随中国大多数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周成建们刚刚起步的1980年代,关于改革的前景被承诺为一个终将符合所有人的道德美景,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对于当时一无所有的大众而言,通过“先富带后富”的途径,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曾经美好的承诺,让贫瘠但精神矍铄的人们那么安心——人们用不着担心明天,并且心甘情愿地为了明天牺牲今天。

    然而这个如同咒语般的承诺,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老去变得岌岌可危。在一代人短暂的数十年间,现状与承诺日益背道而驰。先富的人越走越快,后面的人已经望不到他们的背影;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经济上的庞然大物,但社会公正和财富共享似乎变成了虚拟的谎言。

    这种巨大的打击让民众不堪忍受,失去了民众,则意味着失去消费和生产的动力。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国家,这都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同样是为了这个目标而付出代价的群体。由上而下的承诺正显露出力不从心的疲态,企业的明天也面临日益高涨的运营成本。内部消费力的饱经诟病和工人群体的不断流失即是明证。美邦这样的品牌,也希望得到重新提升,但突破的路如此狭窄。薄利多销的年代似乎一去不返,竞争者的增多迫使企业在自身律己的基础上,在多元发展和专业精攻的矛盾中踯躅不前。稳定压倒一切,仍然是美好愿望,但这个愿望日益接受严峻的挑战。

    很明显,如果失去稳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明天又从何谈起。

    民众作为消费者的情绪正在波动,他们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作为社会的实质核心,不再愿意充当那个“付出代价”的“后富者”。“改革”成本越来越高,“发展”速度被迫放缓。政府主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果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分享。

    雪上加霜的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产权改革,这是另一场涉及大多数行业的繁杂剧目。民营经济的进程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解决改革之困的完美途径,然而在私有制重建之前,中国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现在要重新出发,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面对更加专业化的市场竞争,首先需要一个明确而纯粹的市场经济体系。

    即便中国的市场经济身份是中国政府公开认定的,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民大品牌·美邦十五年简介 >国民大品牌·美邦十五年目录 > 第十三章 觉醒:制造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