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家企业的文化苦旅
震救灾特刊,在痛悼此次汶川地震死难者的同时,报道了企业在此次震灾中所采取的救援行动、承担的企业责任。同时还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和全国人们群众一起向四川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抗震救灾,承担起对生命的责任。
事实上,如果能把中国历代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基因”嫁接到美特斯·邦威品牌文化中去,哪怕嫁接的只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将产生石破天惊的深远意义。
1955年以后,企业大学迅速蔓延。后来领跑行业的企业,大多数有自己的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著名的企业大学往往汇聚于新生的信息行业,比如电子巨头惠普、摩托罗拉、西门子和IBM。
这并不奇怪,相比于三十年间迅速膨胀为一个半市场化国家的中国,成熟的市场化国家建立市场体系则经过上百年漫长的摸索和实践。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在经过仅仅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城市居民自有住房比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比例,远超过美国、英国等国家。除了中国人对于房产的格外钟情之外(有人将此归因于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金融理财产品的巨大欺诈性以及私人资金投资无门),银行贷款、楼房预售等市场销售技术的模仿和学习也加剧了这一现象。增长的另一方面,是法律的不健全、市场的夹生、政府公共服务与责任的逃离,以及为了增长而导致的文化根基的严重褪色。
市场和文化之间的角力,必然导致这种互为掣肘的矛盾感。
在所有需要重回文化根基的人群中,企业家阶层的感触尤其深刻。几乎所有企业家都相信,一个缺乏系统的文化素养、价值信念的企业必然无法拥有光明的未来。
企业报刊的媒体性质,使它天然地成为企业沟通和文化建设的桥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报刊不仅扮演了沟通内外、上下的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员工多了解自己的企业,不断熟悉和提升自身的价值。它可以让企业外的人多了解企业内部的动态,也可以把外面的情况介绍给员工,拓宽员工的视野。
这种追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显然是值得赞赏的。但在周成建自己这里,却并没有太多自我怜惜的意味,他说,只做自己想做的博物馆。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志武在谈到中美之间的教育差距时感慨:“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而在中西方的企业大学之间,这样的差距必然也会存在,周成建寄望于美邦大学这样的民营企业大学能够尽可能给予员工、学生和社会一种除了技能之外的思辨能力。
比如,中国的企业和品牌,不管是江浙、广东还是其他省份,都很难建立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价值。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只能“卖苦力”。除了所谓的法治制度、产权保护等等问题,难逃干系的另一点就是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这张小报不仅是信息的发布者、企业舆论的引导者、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还是企业、员工、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交流平台。稿件组织方面,不仅有编辑人员的自采稿,还广泛征集员工和消费者来稿来函。尽可能广泛地获得信息,为舆论引导工作打下基础;内容策划方面,报社编辑人员不断创新突破,逐渐形成每期推出“主题策划”的风格,写作上由简洁的新闻消息体裁,逐渐丰富到评论、综述、通讯、侧记等新闻体裁。
美特斯邦威报
中国的增长之路走的很快,于是“民族复兴”的话题在新世纪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尽管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分歧日益扩大,但丝毫不影响这种情绪带来的快乐和亢奋。
在他看来,美邦的博物馆正是这样的文化所在。不光是集收藏研究、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