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货币互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自力更生
基础,资本化、金融化是出路;第三补贴,包括机会平权的优惠优先,再是贴息、税费减免、保险、补偿、福利与救济。
在企业内外、地域内外、行业内外,由于长期倾斜因素造成的社会成本和信誉成本是不同的,而且这个成本目前还是重要的可变成本,这个可变成本遵循第一公式:企业内部成本+(+/-社会信誉成本)=实际成本,第二公式:正相信誉成本-反相信誉成本=公平和正义成本=社会平均实际信誉成本,根据这两个公式,对于三农、中西部、落后行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之类,需要加上过去被抑制、剥夺的社会成本和信誉成本。
同时,也需要向外部世界市场争取矫正的机会和反哺机制。同时根据信息区隔之发现价格的“柜台现象”,以及“十坛九盖”信用运动现象,社会与市场之分层、分级是一种自然差序化,是效率和效益演进的必然。
社会天然具有一定等级制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天然具有一定的打破等级制的和谐冲动,因而在开放性和封闭性之间,就创造了一定的内外封闭、交流机制,围绕此形成市场中心,而金融中心是市场中心的灵魂和核心。
创造开放式内外交换的条件,加强层级之间的流动性,既承认封闭性,又创造开放性,这是实现差序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在开放与封闭之间,二者博弈的差序化模型的建立,需要深刻地调查、统计、概率计算、逻辑分析。
比如美国一定的农田在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之间存在着一个此多彼少的增减,这个增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界石油和粮食价格,玉米是生物能源的决定因素,小麦是粮食价格的决定因素;再比如美国储备的黄金,一边是美国的美元,一边是各国货币,二者也存在着一个均衡,这需要常年的统计分析,当达到这个度的时候,任何在这个度上的美元与黄金的增减配置,都可能影响美元或大宗商品的边际价格;2007年之后,在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之外,由于场外市场风险加权与整个资产的比值的新观察,显然也存在着一个度,目前巴塞尔协议三要求,这个风险加权的比值不低于3%,这都是在寻找信用与风险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所包含的就是风险与效用函数的最优化。
那么如果要在上海建立世界主权债券交易中心,如何设计这个交易所,这个交易所如何安排交易制度?如何观察主权债务交易的市场风险均衡点呢?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度上,人民币与外汇、外汇中不同的货币比例配置,这两个变量的博弈,到底对中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的影响如何?又比如在中国自己的低附加值商品与国际大宗商品之间,如何创建中国的世界采买、采卖中心指数,两个指数如何运行,如何实行互换?在中国商人走出去的情况下,一些商业银行渐渐向商人银行演进,沿着杰出商人的脚步,探索新商业的机会,这个金融资本如何与商业资本结合,这个新文化领域的投行机制如何总结、探索,如何建设呢?对于货币市场,可不可以在人民币不可自由交换下,仿照当年悉尼建立的在岸远期不可交割市场,这样香港地区的人民币离岸NDF和中国内地在岸NDF,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人民币NDF,就可以进一步采用市场的办法缩小人民币自由化的差价。
在利用层级差序化的时候,始终注意有多少集中、就有多少分散,反之亦然。集散的层级差就是能量差,反之交易的能量差就是集散的层级差。
从自然货币到信用货币,在实体经济阶段,其中实体经济、实体金融发现的是生产价格,到了信用货币阶段,虚拟经济、虚拟金融发现的是风险价格,由于货币是自然货币和信用货币的组合,需要对实体经济、实体金融、虚拟经济、虚拟金融多重定价,否则难以对冲风险,既要发现实体经济之效能价格,也要发现虚拟经济之风险价格,才能更